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陶渊明文化符号的当代意义
-
作者:
王韶华 来源:文学教育(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隐 陶渊明 文化人格 自然 文化符号
-
描述: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优秀的诗人,其不仅创立了田园诗,开拓了一种朴实、淳厚的艺术风格,还摆脱了社会世俗名利的羁绊烦忧,走出了由官场到乡村的归隐之路,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委运任化、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千百年来,陶渊明已成为有特定意向的文化符号。陶渊明是个性自由与文化自觉的行为者,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其作为
-
全文:,千百年来,陶渊明已成为有特定意向的文化符号。陶渊明是个性自由与文化自觉的行为者,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美学核心,此外,陶渊明的诗歌高扬着一种诗意文化人格与人生理想,田园生活是陶渊明文化符号意义的立足点。
-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
-
作者:
袁行霈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美学理想 陶渊明 绘画
-
描述:笔者曾提出,陶渊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古代绘画中大量关于陶渊明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论断。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
-
全文:的肖像画。考察这些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画家心目中的影像,进而探讨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所体现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以及陶渊明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
玄学与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诗歌风格探源
-
作者:
李开明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风格 陶渊明 田园诗 玄学
-
描述:陶渊明,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田园诗影响深远。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表现了诗人平静悠闲、自由自在的目标追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道出了诗人返朴守真、任性自然的哲理,陶渊明在平淡中饱含着炽热思想感情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风格,应该说和老、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的
-
全文:的哲理,陶渊明在平淡中饱含着炽热思想感情和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风格,应该说和老、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深深烙下了东汉“玄学”的印记,形成了朴素自然的特点,创造出一种“静穆”的美学境界。
-
元代文人“后陶渊明情结”的文化审视
-
作者:
高文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陶渊明情结” 元代文人 嬗变 文化审视
-
描述:历代无数文人与陶渊明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形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中国文学发展到元代演变为雅俗文化合流、俗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局面,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元代文人的"后陶渊明情结"密切相关。在特殊的社会氛围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元代文人产生了较之唐宋更为普遍的隐逸风尚及"后陶渊明情结"。这一情结在
-
全文:特殊的社会氛围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元代文人产生了较之唐宋更为普遍的隐逸风尚及"后陶渊明情结"。这一情结在元代文人那里发生了嬗变,蕴涵着特殊的文学意义和美学意义,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的多面性。
-
论陶渊明对苏轼贬谪生活之影响
-
作者:
赵雅娟 来源: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境界 美学风格 陶渊明 苏轼 南迁二友
-
描述:在"南迁二友"中,苏轼从柳宗元处体验到了生活的悲剧性,在陶渊明处则得到了超越这种悲剧的方法.陶渊明对于贬谪中的诗人,成为一种必不可少并且无法替代的精神食粮.他积极的追随陶渊明,学习他的诗歌技巧,甚至遍和陶渊明的所有作品.苏轼之学陶和陶首先是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之变化,二是上述变化引起的对其艺术风格的欣
-
全文:遍和陶渊明的所有作品.苏轼之学陶和陶首先是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之变化,二是上述变化引起的对其艺术风格的欣赏之转化.苏轼对于陶渊明诗歌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在表示一种对陶渊明精神自由真淳一面的推崇,一种美学风格和人生境界的向往,这是苏轼和陶诗的典型意义.
-
一个自然 两种文化--陶渊明与华滋华斯自然观比较
-
作者:
李增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山水诗 美学特征 《归园田居·其一》 两种文化 自然观 陶渊明 文化背景 理想人格 社会客体 自然客体
-
描述:陶渊明与华滋华斯作为东西方自然诗人的宗师几乎走了同一条人生之路:社会──自然,以摆脱社会生活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脱。尽管两人都走进同一自然,怀着同一目的,但由于各自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表现出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一个想把主体融入自然客体之中,消灭主客体界限,以缓和内心的痛苦;一个想把主体置入自然之
-
全文:自然的不同态度:一个想把主体融入自然客体之中,消灭主客体界限,以缓和内心的痛苦;一个想把主体置入自然之中,去确认,去张扬,以渲泄内心的痛苦。这种不同的态度既取决于不同的文化,也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美学特征。
-
从“小国寡民”到“世外桃源”——浅论老庄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
-
作者:
郑广智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为 真率自然 委运任化 天乐 虚静
-
描述:生存环境与老、庄相似的陶渊明,在思想与文学创作上汲取了老、庄思想中批判现实的积极成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处世方法和创作风格。同时,他参照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构筑了自己“世外桃源”式的理想乐园。此外,其自然大化的宇宙观、“委运任化”的人生哲学,也是受老庄“道法自然”思想影响的结果;而老庄主张真率自然
-
全文:,其自然大化的宇宙观、“委运任化”的人生哲学,也是受老庄“道法自然”思想影响的结果;而老庄主张真率自然,反对“言隐于荣华”的美学思想,对冲淡自然、意深旨远的“陶体”的形成,也同样有着启迪作用
-
适性抒怀与缘意写景:陶渊明咏怀诗意境论
-
作者:
陈长荣 来源:铁道师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陶渊明 情感客观化 咏怀诗
-
描述:陶渊明的诗歌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和哲理诗等三类。陶诗一般均呈现为情与景会、物我相融和意境浑成的特点。在以《饮酒》、《杂诗》和《拟古》等为代表的咏怀诗中,陶渊明亦有着独特的艺术创造。其具体表现为用高度概括的形象化方式,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怀,特别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和景物形象,使情感客观化。诗人或侧重于写“
-
全文:概括的形象化方式,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怀,特别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和景物形象,使情感客观化。诗人或侧重于写“景中情”,或侧重于写“情中景”,但都达到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美学境界
-
陶渊明:一个坚守的苦人
-
作者:
姜海平 来源:青年教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归去来兮辞》 咏贫士 采菊东篱下 自祭文 《饮酒》 田园风光 隐居生活 田居 自余
-
描述:一提起陶渊明,总让人想起他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的优美的田园风光,想起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恬淡闲适的隐居生活,或是他的"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的淡泊洒脱。然而读完陶公存世的百余篇诗文,让人更多读到是诗人内心的挣扎之
-
全文: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的淡泊洒脱。然而读完陶公存世的百余篇诗文,让人更多读到是诗人内心的挣扎之苦。这个苦首先来自生活的重压。陶渊明63岁终于疟疾。在他生命后期的《自祭文》中,对自己的一生做了回顾:"自余为
-
无弦琴菊花酒:浅析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
作者:
汪德 来源: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人充满劳绩,然而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Friedrich,1770—1843)的这两句诗用来形容我国"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再适合不过了。确实,"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用诗歌展现了他洁净美丽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我们看到了土地的尊严,
-
全文: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用诗歌展现了他洁净美丽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我们看到了土地的尊严,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