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9)
人物生平 (2)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1(1)
2010(2)
2008(2)
2007(1)
2003(2)
2002(1)
1994(1)
按来源分组
博览群书(6)
池州日报(2)
中学语文(1)
云南社会科学(1)
中学生(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乞食”
作者: 顾农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咏贫士  陶诗  固穷  冈村繁  鲁迅  陶渊明  江州刺史  馈赠  不接受  葡萄酒 
描述: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谐余意,遗赠副虚期(一作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劝,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
全文: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谐余意,遗赠副虚期(一作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劝,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
陶渊明与三个P
作者: 顾农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简  怨诗  文化史  王元化  掌故  陶渊明  教育出版社  江州刺史  知识分子  思想文化 
描述:王元化先生的《清园书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其中包涵了不少思想文化界的掌故,将来写文化史的人肯定会从中取材;又多有见道之言,发人深思。例如在致刘凌的第四封信中谈到人类情欲问题,介绍了一种三P说:power(权)、property
全文:王元化先生的《清园书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其中包涵了不少思想文化界的掌故,将来写文化史的人肯定会从中取材;又多有见道之言,发人深思。例如在致刘凌的第四封信中谈到人类情欲问题,介绍了一种三P说:power(权)、property
《陶渊明》:《诗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者: 马慧娜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1948年  朱光潜  增订版  《诗论》  《陶渊明》 
描述: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一文最早是在1948年3月正中书局出版的《诗论》“增订版”中增收的,以后的“三联版”和“全集版”都收入了这篇文章。关于这一章与全书的体例是否一致,学界存在着三种看法:第一种采取默认和赞同的立场;第二种则认为这一章初看在体例上与《诗论》似不相统属,实则大有深意;最后一种看法是认为
全文: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一文最早是在1948年3月正中书局出版的《诗论》“增订版”中增收的,以后的“三联版”和“全集版”都收入了这篇文章。关于这一章与全书的体例是否一致,学界存在着三种看法:第一种采取默认和赞同的立场;第二种则认为这一章初看在体例上与《诗论》似不相统属,实则大有深意;最后一种看法是认为《陶渊明》不符合《诗论》的体例。对于最后一种看法,有学者指出朱光潜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中选录了《诗论》大部分章节,却没有《陶渊明》一章。 事实上,朱光潜本人十分注意《诗论》的体例问题,他虽然很喜欢《诗的实质与形式》和《诗与散文》这两篇对话体文章,但是在《诗论》初版时出于体例方面的考虑还是删掉了。另外朱光潜非常看重《诗论》,在1984年再版的后记里说道:“在我过去的写作中,自认为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见解的,还是这本《诗论》。”(《诗论》,朱光潜著,三联书店1984年版,P287,下引该书只注页码)因此,如果他真的认为《陶渊明》不符合《诗论》的体例,完全可以在1984年版的《诗论》中将之删去或作为全书的附录。而且《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出版于1980年,四年之后“三联版”《诗论》出版时,《陶渊明》仍然是作为正文出现的,这说明朱光潜是将《陶渊明》看作《诗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陶渊明辞官原因新探
作者: 王青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督邮  江州祭酒  刘裕  陶渊明  文学史  小儿  辞官  桓玄  刘敬  十三年 
描述:陶渊明的辞官原因,据萧统《陶渊明传》云: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宋书·隐逸·陶潜传》与《晋书·隐逸·陶潜传》所载略同。此事为大家所熟知,乃是文学史上的一件美谈。应该说,不肯折腰拜迎长官的清高以及对乡里小儿的鄙视,很符合
全文:陶渊明的辞官原因,据萧统《陶渊明传》云: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宋书·隐逸·陶潜传》与《晋书·隐逸·陶潜传》所载略同。此事为大家所熟知,乃是文学史上的一件美谈。应该说,不肯折腰拜迎长官的清高以及对乡里小儿的鄙视,很符合晋朝上层社会以门第自高的风气。稍有疑问的是,此事发生在义熙元年(405),距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仕已近十三年。在任彭泽令之前,陶渊明还担任过江州祭酒、桓玄幕僚、刘裕镇军参军、刘敬宣建威参军等职,对官场应酬应该早已习惯;而
陶渊明妻“与其同志”说献疑
作者: 郭景华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接受者  沈约  家庭责任感  陶渊明  红颜知己  历史上  列女传  妻子  生活状况 
描述:陶渊明有《和刘柴桑》云: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渊明实在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历史上在评价陶渊明时,有相当部分接受者把他作为高洁
全文:陶渊明有《和刘柴桑》云: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渊明实在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历史上在评价陶渊明时,有相当部分接受者把他作为高洁
陶渊明真的是因贪污而辞官的吗?
作者: 王吉明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  社会主义  贪污  陶渊明  毛泽东  原因  辞官  证据  新探  十三年 
描述: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少时读书大都不明就里,但毛泽东的这一句倒以为是懂得的:陶渊明算什么呢?他不过幻想着世外桃花源。直到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梦想成真,农民才生活耕作于桃花源里。可惜,小时不懂也罢,懂了的反而成为驱之不去的梦魇,带来难抑的愤怒。当然,这
全文: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少时读书大都不明就里,但毛泽东的这一句倒以为是懂得的:陶渊明算什么呢?他不过幻想着世外桃花源。直到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梦想成真,农民才生活耕作于桃花源里。可惜,小时不懂也罢,懂了的反而成为驱之不去的梦魇,带来难抑的愤怒。当然,这
我将陶渊明丢弃
作者: 辜妤洁  来源:中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山  高风亮节  贫困  桃花源  江州祭酒  博览群书  陶渊明  他性  官场  自给 
描述:他自幼博览群书,早年既有抱负。他性本爱丘山,不屈己从俗。他因家境贫困,耕植不足自给,始出仕。他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因不满官场污浊,每次赴任旋辞。
全文:他自幼博览群书,早年既有抱负。他性本爱丘山,不屈己从俗。他因家境贫困,耕植不足自给,始出仕。他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因不满官场污浊,每次赴任旋辞。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论
作者: 左健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会意”  《史记》  《庄子》  思维方式  艺术化  陶渊明  《山海经》  魏晋玄学  文学鉴赏  章句之学 
描述: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论左健(一)陶渊明雅好读书,把读书作为安顿精神、提升人格的本质需要。他不仅博览群书,融汇贯通,而且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读书命题。其《五柳先生传》曰: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先说说他的...
全文: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论左健(一)陶渊明雅好读书,把读书作为安顿精神、提升人格的本质需要。他不仅博览群书,融汇贯通,而且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读书命题。其《五柳先生传》曰: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先说说他的...
陶渊明是贪官吗?——与王青先生商榷
作者: 周良华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状况  监察官  督邮  陶渊明  彭泽  辞官  得出结论  职掌  贪官  小康生活 
描述:博览群书》2002年9月号发表王青先生的奇文——《陶渊明辞官原因新探》,该文认为:“陶渊明辞官可能是有藏污之行,所以才在督邮来县之前,望风挂印而去。”其理由为三:①督邮乃是监察官,职掌监察属县长官。②陶渊明出仕的目的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③作者对陶渊明任彭泽令前后的经济状况作了对比得出结论:陶渊明做
全文:博览群书》2002年9月号发表王青先生的奇文——《陶渊明辞官原因新探》,该文认为:“陶渊明辞官可能是有藏污之行,所以才在督邮来县之前,望风挂印而去。”其理由为三:①督邮乃是监察官,职掌监察属县长
陶渊明与菊文化
作者: 王庆云  来源:池州日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号称“菊之乡”的东至县东流镇,自2007年以来,连续两年举办了“陶公菊花节”,充分展示了古镇东流处处菊开、菊花飘香醉游人的菊花风貌,大大弘扬了陶公文化,给人们带来了精美的文化大餐。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名潜,东晋时浔阳郡柴桑(今九江市九江县)人,他生活在充满战乱的年代,自幼博览群书
全文:号称“菊之乡”的东至县东流镇,自2007年以来,连续两年举办了“陶公菊花节”,充分展示了古镇东流处处菊开、菊花飘香醉游人的菊花风貌,大大弘扬了陶公文化,给人们带来了精美的文化大餐。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名潜,东晋时浔阳郡柴桑(今九江市九江县)人,他生活在充满战乱的年代,自幼博览群书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