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与东晋玄学之新变
作者: 曹胜高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晋玄学  新变  陶渊明思想 
描述:东晋玄学的新变,在于变谈玄为体玄,变理论探讨为精神实践,东晋玄学所讨论的抱朴守真、应物顺化、心性逍遥等观念,深化了东晋士人的守拙意识、自然态度和遁世情结,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和人生体验,不仅是个人对自然宇宙的观察感悟,更是对东晋玄学命题的思索。
全文:东晋玄学的新变,在于变谈玄为体玄,变理论探讨为精神实践,东晋玄学所讨论的抱朴守真、应物顺化、心性逍遥等观念,深化了东晋士人的守拙意识、自然态度和遁世情结,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和人生体验,不仅是个人对自然宇宙的观察感悟,更是对东晋玄学命题的思索。
前景化理论视域下译者语言风格比较研究:以陶渊明诗歌英译本为例
作者: 冯智娇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景化  偏离  译者语言风格  超常规使用 
描述:传统的翻译理论普遍认为译作应该忠实于原作,译作的翻译也应按照原作意图进行,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解构主义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以往对译者地位的狭隘认识,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从而突出了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随着译者地位的提升,对于译者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译者风格是翻译中译者思想情感与所采用
全文:传统的翻译理论普遍认为译作应该忠实于原作,译作的翻译也应按照原作意图进行,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解构主义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以往对译者地位的狭隘认识,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从而突出了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随着译者地位的提升,对于译者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译者风格是翻译中译者思想情感与所采用的艺术形式的结合,主要包括译者的思想风格、艺术风格和语言风格。本文主要研究译者的语言风格,包括译者在各个语言层面所采用的表达形式,以及由这些语言形式所构成的综合语言特点。 前景化理论是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景化是为了实现某种艺术目的或主题目的,通过偏离常规的语言形式产生与众不同的文学效果的一种途径。前景化的研究方法有助于解释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征,并挖掘出这些语言特征所产生的文学效果。前景化理论在翻译中的主要应用范畴为小说、诗歌、散文等。运用前景化理论,可以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修辞层面对翻译文本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和阐释。 陶渊明的诗歌以语言朴实,清新自然为主要特征,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享有很高声誉。本文选取陶渊明诗歌的谭时霖译本和汪榕培译本作为研究案例,在前景化理论指导下,探寻两个译本的译者语言风格差异,并研究这些语言风格带来的文学效果。 本研究从前景化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比汪榕培译本及谭时霖译本在各语言层面的偏离与超常规使用现象,对两个译本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汪榕培译本多采用超常规的语言形式。在语音层面的押韵及在词汇、句法层面的重复体现了其柔美、凝练的语言风格特点,在修辞层面的对仗句式体现了其雅致自然的风格特征,达到了诗歌的形式美及音韵美的文学效果。同时,谭时霖译本多采用偏离的语言形式。语音层面的无韵式表达及词汇层面的简单重复,使得译文简洁质朴;句法层面倒装句的使用使得译文呈现自然明快等语言特点,这些风格特点在突显诗歌重要内容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理想主义的悲歌:从陶渊明的田园诗窥探其内心世界
作者: 万丽华  来源:大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物我两忘  生活  窥探  桃花源记  中国文学史  性格特征  陶渊明  田园诗  内心世界  古典诗歌 
描述:陶渊明是晋朝的一个著名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妇孺皆知,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也是个引人注目的隐士形象,其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孤傲、高洁、刚直。特别是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陶渊明的田园诗果真如其描绘的是体现他那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超凡境界,他果真过着神仙般的归隐
全文:陶渊明是晋朝的一个著名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妇孺皆知,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也是个引人注目的隐士形象,其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孤傲、高洁、刚直。特别是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陶渊明的田园诗果真如其描绘的是体现他那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超凡境界,他果真过着神仙般的归隐生活吗?下面我们就
高尚隐士,田园诗,经典文人——接受美学视域内的陶渊明形象三重奏
作者: 张月  来源:名作欣赏(鉴赏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高尚隐士,田园诗,经典文人——接受美学视域内的陶渊明形象三重奏
自然的沉思—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生态思想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来欣  来源:西北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陶渊明  生态思想  生态批评  罗伯特·弗罗斯特 
描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风起云涌的环保运动的感召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和后殖民批评之后的又一批评派别。其理论内涵是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期望铸就一种生态文
全文: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风起云涌的环保运动的感召下,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批评浪潮—生态批评。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生态批评是继女性批评和后殖民批评之后的又一批评派别。其理论内涵是重新阐释文学作品,挖掘生态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期望铸就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态人文精神,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是两位民族诗人。他们都是本民族的骄傲,生前死后,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他们的诗歌艺术不仅独具民族性,而且超越了国界,具有了世界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写作风格,但是这两位诗人的生态思想如同一座桥梁沟通了东西方文学的交流。本文以生态批评为切入点,主要采用比较和分析的策略并借助传记批评和心理学批评,挖掘他们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思想。笔者分析了罗伯特·弗罗斯特和陶渊明在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以及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充分欣赏自然的价值,高度尊重自然的法则,和平融洽地回归自然,物质简单而精神丰富的自然生活。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观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本文还分析了两位诗人的生态思想的来源,揭示了生态思想异同的深层原因。本论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探寻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的生态思想的异同以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并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本文为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的对比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期望在生态危机时代能为增进中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做出一些贡献。
高尚隐士,田园诗,经典文人:接受美学视域内的陶渊明形象三重奏
作者: 张月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史  宋代  陶诗  作者  中国文学史  陶渊明诗歌  隐士  接受美学  范式转变  哈佛大学 
描述:《解读陶渊明:历史接受中的范式转变(427—1900)》(Reading Tao Yuanming: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427—1900〕)是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8年出版的一部研究陶渊明的力作。
全文:《解读陶渊明:历史接受中的范式转变(427—1900)》(Reading Tao Yuanming: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427—1900〕)是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8年出版的一部研究陶渊明的力作。
浅析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论陶渊明与梭罗“隐逸”的比较
作者: 陈宗春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梭罗  陶渊明  隐逸 
描述:中国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与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乃“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后者以《瓦尔登湖》著称于世,虽二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国度大相径庭,却都被后人奉为“隐士”.本文试比较两的隐逸生活,并得出二的异同.
全文:中国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与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乃“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后者以《瓦尔登湖》著称于世,虽二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国度大相径庭,却都被后人奉为“隐士”.本文试比较两的隐逸生活,并得出二的异同.
浅析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论陶渊明与梭罗“隐逸”的比较
作者: 陈宗春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梭罗  陶渊明  隐逸 
描述:中国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与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前者乃“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后者以《瓦尔登湖》著称于世,虽二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国度大相径庭,却都被后人奉为“隐士”。本文试比较两的隐逸生活,并得出二的异同。
全文:中国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与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前者乃“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后者以《瓦尔登湖》著称于世,虽二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国度大相径庭,却都被后人奉为“隐士”。本文试比较两的隐逸生活,并得出二的异同。
陶渊明诗中的鸟意象及其意蕴
作者: 郑书伟 洪树华  来源:黄海学术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归自然  陶诗  文化内涵  翼翼归鸟  饮酒  典型意象  陶渊明  飞鸟意象  自然规律  人生经历 
描述: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较早且又常见的审美意象。它在诗歌作品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诗经》。闻一多先生说:"三百篇中以鸟起兴,不可胜计,其基本观点,疑亦导源于图腾。歌谣中称鸟,在歌之心理,最初本只自视为鸟,非假鸟以为喻也。假鸟为喻,但为一种修词
全文: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较早且又常见的审美意象。它在诗歌作品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诗经》。闻一多先生说:"三百篇中以鸟起兴,不可胜计,其基本观点,疑亦导源于图腾。歌谣中称鸟,在歌之心理,最初本只自视为鸟,非假鸟以为喻也。假鸟为喻,但为一种修词
陶渊明的服食养生与临终高态
作者: 范子烨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海经  道家  患者家属  菊花酒  五斗米道  养生思想  陶渊明  临终  天师道  服食 
描述:天师道信徒如果生病,并不求医问药,而是反省自己的过失,同时还要有"鬼吏"为病祈请祷告,患者家属也要奉献五斗米。
全文:天师道信徒如果生病,并不求医问药,而是反省自己的过失,同时还要有"鬼吏"为病祈请祷告,患者家属也要奉献五斗米。
上页 1 2 ...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