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罗曼·罗兰盛赞陶渊明诗
作者: 水贤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法国人  留学  诗歌  翻译  散文  陶渊明  梁宗岱  二十年代  罗曼·罗兰  法文 
描述:诗人梁宗岱在二十年代赴欧留学期间,把陶渊明的十几首诗和散文译成法文,寄给罗曼·罗兰。罗曼·罗兰回信说:“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独由于你稀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诗歌单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多么熟悉。”
全文:诗人梁宗岱在二十年代赴欧留学期间,把陶渊明的十几首诗和散文译成法文,寄给罗曼·罗兰。罗曼·罗兰回信说:“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独由于你稀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诗歌单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多么熟悉。”
陶渊明故乡的研陶现状与居里争辩——关于江西九江的调查报告
作者: 井上一之 叶泽林 常江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住地研究  调查报告  考证方法  地理考证  江西九江  陶渊明研究 
描述:去年(1990年)9月起,我在中国的北京大学留学了一年。由于早就想去陶渊明的故乡看看,就利用了这个机会访问了江西九江。这里,我报告一下在考察旅行中,通过与当地陶渊明研究者交流而了解的一些情况。虽然是简单的报告,但如果能对我国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将不胜荣幸。 在一年的留学中,我两次访问了九江。第一
全文:去年(1990年)9月起,我在中国的北京大学留学了一年。由于早就想去陶渊明的故乡看看,就利用了这个机会访问了江西九江。这里,我报告一下在考察旅行中,通过与当地陶渊明研究者交流而了解的一些情况。虽然是
崔致远对陶渊明形象的文化解读
作者: 崔雄权  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崔致远  文化内涵  陶渊明 
描述:崔致远通过《昭明文选》、晚唐文人、同来的新罗留学生等途径接受了陶渊明形象,并汲取了文学创作所需要的激情与艺术营养。在诗歌文本中,崔致远与陶渊明一样,呈现出了富于个性和时代特色的诗酒风流。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寻找和解读崇尚自然、安贫乐道的文化精神。
全文:崔致远通过《昭明文选》、晚唐文人、同来的新罗留学生等途径接受了陶渊明形象,并汲取了文学创作所需要的激情与艺术营养。在诗歌文本中,崔致远与陶渊明一样,呈现出了富于个性和时代特色的诗酒风流。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寻找和解读崇尚自然、安贫乐道的文化精神。
接受的先声:陶渊明形象在韩国的登陆
作者: 崔雄权  来源:延边大学东疆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崔致远  留学生  新罗  昭明文选 
描述:从崔致远与晚唐文人的交游,《昭明文选》与韩国的科举制度,崔承佑等众多的新罗留学生在唐的文笔活动等三个方面可以发现陶渊明形象在新罗末高丽初(9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亮相于韩国文坛的过程。[著者文摘]
全文:从崔致远与晚唐文人的交游,《昭明文选》与韩国的科举制度,崔承佑等众多的新罗留学生在唐的文笔活动等三个方面可以发现陶渊明形象在新罗末高丽初(9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亮相于韩国文坛的过程。[著者文摘]
陶渊明是中国的拉封丹和维吉尔
作者:暂无 来源:珠海特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世纪2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看到了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梁宗岱翻译的陶渊明的诗篇,在随即给梁宗岱的信中写道:“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独由于你的稀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诗歌的单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这么熟悉!与我们古代土地上升上来的气味是同样的。
全文:20世纪2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看到了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梁宗岱翻译的陶渊明的诗篇,在随即给梁宗岱的信中写道:“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独由于你的稀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诗歌的单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这么熟悉!与我们古代土地上升上来的气味是同样的。
陶渊明在朝鲜的接受与传播:以《和归去来辞》为中心
作者: 向世俊子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朝鲜  传播  和陶辞  接受 
描述:朝鲜文人和陶是兼具文学接受与文化传播双重意义的现象,和陶诗作与和陶辞赋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本文首先通过归纳中国文学史上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相关的论述,总结其在中国古代辞赋史上的地位;然后通过对朝鲜半岛高丽与李朝两个不同时期文人所作“和陶辞”的文本阅读,重点分析朝鲜汉文学对《归去来兮辞》的
全文:文学作品被前来大唐求学的新罗留学生带回祖国,载有陶渊明诗文的《昭明文选》就是其中广受欢迎的一部典籍。陶渊明在朝鲜的接受与传播历经几番沉浮,从新罗时期的“文选热”,到高丽早期的“科举热”,再到高丽中期的“苏轼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