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461)
报纸(959)
图书(482)
学位论文(236)
会议论文(61)
新闻(24)
诗文作品(23)
视频(18)
图片(8)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40)
人物生平 (959)
作品著述 (34)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8)
新闻栏目 (1)
按年份分组
2016(480)
2015(495)
2014(484)
2012(540)
2011(551)
2009(514)
2008(430)
2006(271)
2005(212)
2004(204)
2003(199)
2000(130)
1999(109)
1997(113)
1996(94)
1995(78)
1994(93)
1993(70)
1992(72)
1983(55)
1979(15)
1963(2)
1956(9)
1947(6)
1937(3)
1935(10)
1933(7)
1931(3)
1929(2)
1913(1)
按来源分组
北京:中华书局(3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1)
商务印书馆(15)
北京:文津出版社(8)
南京:凤凰出版社(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5)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4)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4)
长沙:岳麓书社(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
海口:海南出版社(3)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3)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
宜丰县陶渊明研究会(2)
武汉:崇文书局(2)
开明书店(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太原:三晋出版社(1)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
北京:外文出版社(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
知书房出版社(1)
天津:新蕾出版社(1)
上海儿童书局(1)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醉汉、农夫、隐士与读者
作者: 王波平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醉汉  农夫  陶渊明  隐士  读者 
描述:陶渊明,是一位多解文学人物,集醉汉、农夫、隐士和读者与一身。醉汉,于醉酒里观照人生;农夫,在劳作中感受愉悦;隐士,在逃禄后享受解脱;读者,于欣然间游好书趣。
全文:陶渊明,是一位多解文学人物,集醉汉、农夫、隐士和读者与一身。醉汉,于醉酒里观照人生;农夫,在劳作中感受愉悦;隐士,在逃禄后享受解脱;读者,于欣然间游好书趣。
浅析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作者: 李垚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情怀  山水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是一位生活在晋代的诗人,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歌有着质朴而自然的特色,满怀着山水情怀。陶渊明经历过五次出仕入仕,但最终也没留在官场,而是过上了归隐的生活。这完全离不开他“爱丘山”的本性和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志趣。本文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为出发点
全文:陶渊明是一位生活在晋代的诗人,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歌有着质朴而自然的特色,满怀着山水情怀。陶渊明经历过五次出仕入仕,但最终也没留在官场,而是过上了归隐的生活。这完全离不开他“爱丘山”的本性和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志趣。本文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为出发点,对陶渊明的家世影响、本性使然和社会现实原因进行议论;接着本文又探寻陶渊明诗歌作品中的山水情怀,读懂了陶渊明对山水的热情,参透了陶渊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
陶渊明诗文对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启迪
作者: 韩丽霞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陶渊明  现代人  自然 
描述:自然主题是陶渊明诗文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陶渊明的崇尚自然,感悟自然和回归自然三个部分来探究他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进而说明陶渊明的诗文对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启迪。
全文:自然主题是陶渊明诗文主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陶渊明的崇尚自然,感悟自然和回归自然三个部分来探究他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进而说明陶渊明的诗文对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启迪。
浅评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评价和定位
作者: 刘明月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陶渊明  《诗品》  钟嵘 
描述: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六代诗话之祖"。钟嵘对陶渊明诗歌进行了分品论第和溯源析流的工作,把陶渊明定位中品,细致分析了陶诗的风格和特点,并对其作出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定位。对于陶渊明的定位和评价,历来有许多争议。本文将对《诗品》对陶渊明的认识和定位进行评析、评价
全文: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六代诗话之祖"。钟嵘对陶渊明诗歌进行了分品论第和溯源析流的工作,把陶渊明定位中品,细致分析了陶诗的风格和特点,并对其作出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定位。对于陶渊明的定位和评价,历来有许多争议。本文将对《诗品》对陶渊明的认识和定位进行评析、评价
陶渊明与云
作者: 水汶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意象 
描述:云是意蕴丰富的意象。借用它表现隐逸之趣,则是从陶渊明开始的。云是陶渊明笔下的重要意象,正如菊与松,几乎便是他的象征。然而,学者们对其松、菊意象研究较多,云意象则较少涉及。本文即对陶渊明的云意象作一探讨。
全文:云是意蕴丰富的意象。借用它表现隐逸之趣,则是从陶渊明开始的。云是陶渊明笔下的重要意象,正如菊与松,几乎便是他的象征。然而,学者们对其松、菊意象研究较多,云意象则较少涉及。本文即对陶渊明的云意象作一探讨。
浅论陶渊明的咏贫诗
作者: 和谈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咏贫诗  固穷  陶渊明 
描述:咏贫是陶渊明诗中一个较为突出的主题,他除了咏自己之贫外,还咏古人之贫。综观这些诗歌,可以看出陶渊明以古代的贫士为知音,他咏贫是为了言自己"固穷"之志。
全文:咏贫是陶渊明诗中一个较为突出的主题,他除了咏自己之贫外,还咏古人之贫。综观这些诗歌,可以看出陶渊明以古代的贫士为知音,他咏贫是为了言自己"固穷"之志。
陶渊明的脱俗与入俗
作者: 李春芳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入俗  脱俗  闲情赋并序  矛盾思想 
描述:陶渊明的《闲情赋》一向惹人争议,萧统认为白璧微瑕、劝百风一;苏轼认为好色而不淫。《闲情赋并序》既反映出陶渊明的脱俗之处也流露出他的入俗之处。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和矛盾的,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儒道佛和《诗经》文化对他的浸染。
全文:陶渊明的《闲情赋》一向惹人争议,萧统认为白璧微瑕、劝百风一;苏轼认为好色而不淫。《闲情赋并序》既反映出陶渊明的脱俗之处也流露出他的入俗之处。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和矛盾的,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儒道佛和《诗经》文化对他的浸染。
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作者: 张静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教  自然  言意之辨   
描述: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
全文: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陶渊明《咏荆轲》诗艺新探
作者: 王澍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己亥杂诗  司马迁  陶诗  陶潜  史记  中国古代  荆轲形象  陶渊明  龚自珍  优秀作品 
描述:先秦义侠荆轲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人,催生了一篇篇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数不少,构成了一道冷峻的风景,在尚温雅的中国古代文坛,很是招眼。诗国巨擘陶渊明的《咏荆轲》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龚自珍《己亥杂诗》之129云:陶潜诗喜说荆轲。
全文:先秦义侠荆轲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人,催生了一篇篇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数不少,构成了一道冷峻的风景,在尚温雅的中国古代文坛,很是招眼。诗国巨擘陶渊明的《咏荆轲》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龚自珍《己亥杂诗》之129云:陶潜诗喜说荆轲。
陶渊明诗歌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境界
作者: 赵建基 石咏梅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境界  诗歌  陶渊明  审美情趣 
描述:魏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将平朴自然的"静穆"诗境与"中和适度"的"豪放"诗风巧妙地统一在其诗歌创作之中。其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看似诗人天资禀赋的自然天成,实质是体现了诗人对所处的社会时代的深刻反思,是诗人人生体验、人格凝练、人生境界的真实映照。
全文:魏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将平朴自然的"静穆"诗境与"中和适度"的"豪放"诗风巧妙地统一在其诗歌创作之中。其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看似诗人天资禀赋的自然天成,实质是体现了诗人对所处的社会时代的深刻反思,是诗人人生体验、人格凝练、人生境界的真实映照。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