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461)
报纸(959)
图书(482)
学位论文(236)
会议论文(61)
新闻(24)
诗文作品(23)
视频(18)
图片(8)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40)
人物生平 (959)
作品著述 (34)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8)
新闻栏目 (1)
按年份分组
2016(480)
2015(495)
2014(484)
2012(540)
2011(551)
2009(514)
2008(430)
2006(271)
2005(212)
2004(204)
2003(199)
2000(130)
1999(109)
1997(113)
1996(94)
1995(78)
1994(93)
1993(70)
1992(72)
1983(55)
1979(15)
1963(2)
1956(9)
1947(6)
1937(3)
1935(10)
1933(7)
1931(3)
1929(2)
1913(1)
按来源分组
北京:中华书局(3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1)
商务印书馆(15)
北京:文津出版社(8)
南京:凤凰出版社(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5)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4)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4)
长沙:岳麓书社(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
海口:海南出版社(3)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3)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
宜丰县陶渊明研究会(2)
武汉:崇文书局(2)
开明书店(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太原:三晋出版社(1)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
北京:外文出版社(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
知书房出版社(1)
天津:新蕾出版社(1)
上海儿童书局(1)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
相关搜索词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美学思想
作者: 张文秀  来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诗歌  陶渊明 
描述:从陶渊明诗歌的自然之美、人格之美、劳动之美、风骨之美几方面论述陶渊明诗歌的美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全文:从陶渊明诗歌的自然之美、人格之美、劳动之美、风骨之美几方面论述陶渊明诗歌的美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陶渊明人格模式的解构及其他
作者: 董芳远  来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  陶渊明  价值取向  归隐缘由  人格模式 
描述: 立足东晋的社会现实背景,分析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缘由,归纳陶渊明不同于东晋士人的独特的人格模式,进而评判"桃花源社会"的价值观及其取向,指出今人对待桃花源的正确态度。
全文: 立足东晋的社会现实背景,分析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缘由,归纳陶渊明不同于东晋士人的独特的人格模式,进而评判"桃花源社会"的价值观及其取向,指出今人对待桃花源的正确态度。
储光羲与陶渊明田园诗之比较
作者: 严秀女  来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约760)  陶渊明(365  427)  田园诗  储光羲(707 
描述:盛唐著名田园诗人储光羲以朴素自然、清新恬淡的田园诗驰名于诗坛。储光羲在写作风格、写作形式等方面都有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吸收,并有创新处,形成了其田园诗真朴自然、淡远淳厚的特点。
全文:盛唐著名田园诗人储光羲以朴素自然、清新恬淡的田园诗驰名于诗坛。储光羲在写作风格、写作形式等方面都有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吸收,并有创新处,形成了其田园诗真朴自然、淡远淳厚的特点。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
作者: 李开凤  来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南山  离尘  生活的真实  忘言  心远  陶渊明  田园诗  官场  王国维 
描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饮酒》诗中的第五首,在《饮酒》这组咏怀言志的诗作中,它写得最为出色.全诗朴实、自然,明白晓畅,写出了作者归隐生活的真实感受,感情十分真挚.对于这样一首“
全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饮酒》诗中的第五首,在《饮酒》这组咏怀言志的诗作中,它写得最为出色.全诗朴实、自然,明白晓畅,写出了作者归隐生活的真实感受,感情十分真挚.对于这样一首“田园诗”中的佳作,有人认为是描写自然景色的田园诗;
试论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的社会根源
作者: 高黎明  来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社会根源  浔阳  桃花源  战乱  徭役  刘裕  陶渊明  武陵蛮  秋熟 
描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动人的构思,它光辉的思想,一直吸引着人们.本文想就以下六个方面对形成桃花源理想的社会根源作一探索:一、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东晋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生在东晋偏安、晋宋易代的时
全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动人的构思,它光辉的思想,一直吸引着人们.本文想就以下六个方面对形成桃花源理想的社会根源作一探索:一、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东晋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生在东晋偏安、晋宋易代的时候.东晋皇室和豪门贵族过着奢侈淫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