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461)
报纸(959)
图书(482)
学位论文(236)
会议论文(61)
新闻(24)
诗文作品(23)
视频(18)
图片(8)
按栏目分组
学术研究 (7240)
人物生平 (959)
作品著述 (34)
影音制品 (18)
缅怀纪念 (12)
珍贵图片 (8)
新闻栏目 (1)
按年份分组
2016(480)
2015(495)
2014(484)
2012(540)
2011(551)
2009(514)
2008(430)
2006(271)
2005(212)
2004(204)
2003(199)
2000(130)
1999(109)
1997(113)
1996(94)
1995(78)
1994(93)
1993(70)
1992(72)
1983(55)
1979(15)
1963(2)
1956(9)
1947(6)
1937(3)
1935(10)
1933(7)
1931(3)
1929(2)
1913(1)
按来源分组
北京:中华书局(3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1)
商务印书馆(15)
北京:文津出版社(8)
南京:凤凰出版社(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5)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4)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4)
长沙:岳麓书社(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
海口:海南出版社(3)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3)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
宜丰县陶渊明研究会(2)
武汉:崇文书局(2)
开明书店(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太原:三晋出版社(1)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
北京:外文出版社(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
知书房出版社(1)
天津:新蕾出版社(1)
上海儿童书局(1)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闲情赋》系年考辨
作者: 赵婧 史国强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系年  《闲情赋》  陶渊明 
描述:《闲情赋》的系年历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本文在辨析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闲情赋》系年作进一步分析考证,提出此赋的写作时间应为陶渊明彭泽辞官之前的母丧居忧时期。
全文:《闲情赋》的系年历来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本文在辨析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闲情赋》系年作进一步分析考证,提出此赋的写作时间应为陶渊明彭泽辞官之前的母丧居忧时期。
陶渊明的幽默风格
作者: 魏正申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幽默风格  文学作品  陶渊明  文学家 
描述:对陶渊明的研究,历代多肯定其自然平淡的风格,而对他充满幽默、谐谑之趣的诗文论及甚少;此类诗文,诸如《五柳先生传》、《责子》、《形影神三首》、《挽歌诗三首》、《自祭文》、《赠羊长史》、《归去来兮辞》、《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止酒》、《乞食》、《读山海经》之五、《杂诗八首》之八等十六篇,竞占陶集一百四
全文:对陶渊明的研究,历代多肯定其自然平淡的风格,而对他充满幽默、谐谑之趣的诗文论及甚少;此类诗文,诸如《五柳先生传》、《责子》、《形影神三首》、《挽歌诗三首》、《自祭文》、《赠羊长史》、《归去来兮辞》、《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止酒》、《乞食》、《读山海经》之五、《杂诗八首》之八等十六篇,竞占陶集一百四十二篇诗文的十分之一,大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陶渊明诗歌之“真”
作者: 周唯一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精诚  艺术  真人  思想 
描述:本文以释“真”发端,分别从陶渊明思想之“真”和诗歌之“真”两个方面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它们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表现特征,揭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和价值取向。
全文:本文以释“真”发端,分别从陶渊明思想之“真”和诗歌之“真”两个方面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它们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表现特征,揭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和价值取向。
陶渊明与弗罗斯特的田园诗
作者: 罗选民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无我之境  自然观  中国古代  田园风光  陶渊明  诗歌创作  异中有同  同中有异  弗罗斯特  田园诗歌 
描述:本文对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和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指出:两位诗人都扎根于田园,以“真”为创作宗旨,其平淡的诗风和富有启迪意义的诗句通过语言的力量而达到美的契合。但由于文化的差异,陶渊明和弗罗斯特的诗更多地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自然观上,前者把自然和社会看作相对的两极,是美和丑的
全文:本文对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和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指出:两位诗人都扎根于田园,以“真”为创作宗旨,其平淡的诗风和富有启迪意义的诗句通过语言的力量而达到美的契合。但由于文化的差异,陶渊明和弗罗斯特的诗更多地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自然观上,前者把自然和社会看作相对的两极,是美和丑的缩影,而后者把自然和社会看作善与恶的混合体;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前者多用赋、比、兴,后者则多用意象、比喻和象征。在对待诗的主观态度上,前者从“无我”形式作诗,达到主观意识充溢其间的“无我之境”,而弗罗斯特从“有我”形式作诗,达到无感情偏袒的含蓄的“无我之境”。
陶渊明与弗罗斯特的田园诗
作者: 罗选民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无我之境  现代诗人  现代派诗人  玄言诗  中国古代诗人  创作宗旨  艺术表现手法  田园诗人  弗罗斯特 
描述:本文对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和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指出:两位诗人都扎根于田园,以“真”为创作宗旨,其平淡的诗风和富有启迪意义的诗句通过语言的力量而达到美的契合。但由于文化的差异,陶渊明和弗罗斯特的诗更多地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自然观上,前者把自然和社会看作相对的两极,是美和丑的
全文:本文对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和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指出:两位诗人都扎根于田园,以“真”为创作宗旨,其平淡的诗风和富有启迪意义的诗句通过语言的力量而达到美的契合。但由于文化的差异,陶渊明和弗罗斯特的诗更多地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自然观上,前者把自然和社会看作相对的两极,是美和丑的缩影,而后者把自然和社会看作善与恶的混合体;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前者多用赋、比、兴,后者则多用意象、比喻和象征。在对待诗的主观态度上,前者从“无我”形式作诗,达到主观意识充溢其间的“无我之境”,而弗罗斯特从“有我”形式作诗,达到无感情偏袒的含蓄的“无我之境”。
陶渊明 李白饮酒诗之比较
作者: 周唯一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饮酒诗  表现手法  李白  生活中  中国古代  陶渊明  感情  社会风气  嗜酒  思想内容 
描述:饮酒诗是中国古代诗坛上的奇葩,陶渊明和李白是创作这类诗的两位大诗人。他们的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真挚的感情、高超的表现手法,受到了后人的称赞。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饮酒诗创作上既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又有着某些区别。
全文:饮酒诗是中国古代诗坛上的奇葩,陶渊明和李白是创作这类诗的两位大诗人。他们的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真挚的感情、高超的表现手法,受到了后人的称赞。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饮酒诗创作上既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又有着某些区别。
中国古代性情文人的入仕情结:以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例
作者: 蒋琛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性情  文学创作  文人 
描述: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性情诗人。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一个真正的性情文人而言,生命的要旨应是保持其醇真质朴
全文: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性情诗人。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一个真正的性情文人而言,生命的要旨应是保持其醇真质朴的性情本色,深刻地思考政治,穿越政治,有意或无意地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