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梭罗与陶渊明的“隐”文化及其生命观照意义
作者: 杨琳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观  超验主义  梭罗  陶渊明  "隐"文化  接受 
描述: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历史上之“隐者双星”,然其人其作在中美文学中的接受现象却值得关注.运用“传播研究”的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可见出二位隐者及其作品在彼此文化中的接受程度,梭罗的“超验主义”与陶渊明的“自然观”中自然情结有分歧也有会通,他们
全文: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历史上之“隐者双星”,然其人其作在中美文学中的接受现象却值得关注.运用“传播研究”的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对分析,可见出二位隐者及其作品在彼此文化中的接受程度,梭罗的“超验主义”与陶渊明的“自然观”中自然情结有分歧也有会通,他们不同的“隐”文化背后蕴含着对生命本身的人文关怀与深度思考.
论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美学精神
作者: 曹章庆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美学精神  诗意栖居 
描述:陶渊明的诗意栖居表现为对躬耕田园生活作诗意化的体验和表现,其具体美学精神是对任真自然、身心自由境界的追求;是与劳动创造、美酒、诗书相伴的美好人生;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亲友民胞物与的仁爱情怀;是委运随化、坦然接受死亡的生命态度。这种境界追求、美好人生、仁爱情怀和生命态度四位一体,分别从感性的生活体验和
全文:陶渊明的诗意栖居表现为对躬耕田园生活作诗意化的体验和表现,其具体美学精神是对任真自然、身心自由境界的追求;是与劳动创造、美酒、诗书相伴的美好人生;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亲友民胞物与的仁爱情怀;是委运随化、坦然接受死亡的生命态度。这种境界追求、美好人生、仁爱情怀和生命态度四位一体,分别从感性的生活体验和理性的生命思考,建构起陶渊明诗意栖居的动人的美学精神景观。
颜延之与陶渊明关系
作者: 卫军英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书  南史  交往  考辨  晚年  饮酒  陶渊明  萧统  颜延之  生平创作 
描述:《宋书·隐逸传》称: 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这是关于颜延之与陶渊明交往的最初记载,其后萧统《陶渊明传》及《南史·隐逸传》皆录其说,后人作谱,每每相沿,于是颜延之便当然成了陶渊明的晚年知交,二人关系
全文:《陶渊明传》及《南史·隐逸传》皆录其说,后人作谱,每每相沿,于是颜延之便当然成了陶渊明的晚年知交,二人关系甚笃,更不复疑。然颜延之评陶之论以及渊明生平创作,疑窦颇多,所谓“情款”
《四库全书总目·陶渊明集提要》辨证
作者: 周期政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郭绍虞  晁公武  序目  《郡斋读书志》  考辨  统编  《陶渊明集》  昭明  《提要》  四库全书总目 
描述:关于《陶渊明集》的体例、版本源流等问题前人研究颇多,郭绍虞先生在他的《陶集》(《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中说: 自来论陶集者权舆于何孟春注,而略具雏形于陶澍《靖节先生集》卷首所辑之《诸本序录》,其后梁启超继之,于其所著《陶渊明》后附载《陶集考证》,胡怀琛于其著《陶渊明生活》后附载《陶集纪略》
全文:关于《陶渊明集》的体例、版本源流等问题前人研究颇多,郭绍虞先生在他的《陶集》(《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中说: 自来论陶集者权舆于何孟春注,而略具雏形于陶澍《靖节先生集》卷首所辑之《诸本序录
中国古代性情文人的入仕情结:以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例
作者: 蒋琛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性情  文学创作  文人 
描述: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性情诗人。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一个真正的性情文人而言,生命的要旨应是保持其醇真质朴
全文: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是具有政治情结的性情诗人。天生的"性情"本质决定了其政治仕途的必然失意。知其不可为仍为之,性情文人的政治关怀具有悲剧色彩。性情文人悲剧式的政治关怀反作用于其文学创作,无意中增添了其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其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一个真正的性情文人而言,生命的要旨应是保持其醇真质朴的性情本色,深刻地思考政治,穿越政治,有意或无意地实现自己的艺术人生。
寻世外桃源:读陶渊明《桃花源记》访桃花源
作者: 黄东成  来源:太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寻世外桃源》  随笔  散文 
描述:女儿的游兴始终不减,只要读到一篇古人的游记文章,引发她的兴趣,就想去寻古探幽,循踪一游。这不,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又嚷着要去桃花源了。这天,忽然女儿风风火火跨进书房,扬着手里的报纸大声说,真把人弄糊涂了,到底那儿是真正的桃花源?我拿报纸一看,果然,桃花源有四五处,有说它在湖南武陵桃源县,有说它
全文:,不仙源何处寻”。我笑着直摇头,现在旅游业兴旺,各地都有风景区,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借古人名人效应招揽游客,时下兴文化热,只要跟桃花源搭上点关系,谁会不拿陶渊明的招牌来提高文化档次?据悉,全国已有八个
陶渊明诗赋的《楚辞》渊源研究
作者: 陈怡良  来源:六朝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闲情赋  陶渊明  楚辞  屈原 
描述:陶渊明诗,语淡味腴,自然深粹。辞赋虽仅三篇,却都是素怀洒落,逸气流行。萧统赞扬渊明文章是:「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其人被誉为田园派宗师,安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
全文:道苦节之大贤,影响後世,至深且钜,因而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崇高地位。 本文分四层探讨,首为前言,论述为知人论世故,探讨诗人作家之文学渊源有其必要性,盖不穷其源,就不其流,若不晓得其变;则不识其途
痛并快乐着:陶渊明心路历程之探幽
作者: 田德荣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生活  文学作品  情感世界  作者  诗歌  心路历程  创作背景  陶渊明  快乐 
描述: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作品,大都是作者的生活感悟和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流露,所以要想更准确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关注作者的生平、了解作者真实的创作背景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即所谓要知人论世。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陶渊明的两首诗。一首是《饮酒》(其五),另一首是《归园田居》。这两首诗字面上虽比较容
全文:难度的。比如“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意思,“此中有真意,欲已忘言”中的“真意”是什么意思等。本文拟对陶渊明的心路历程作一番梳理,相信对理解与鉴赏陶诗会有很大帮助。 所谓舍得,有舍才有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感怀与超越
作者: 邱以正  来源:有凤初鸣年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饮酒  陶渊明  感怀 
描述:〈飲酒〉二十首作為一組詠懷組詩,向來被視為陶淵明「有託而逃」的無奈告白。識者由「詠懷」或「感懷」內涵與「組詩」形式所開展的觀察視角,可聚焦為〈飲酒〉與詠懷傳統抒情詩的對話關係,而〈飲酒〉作為一個流傳不朽的文學作品,自應充滿歷久彌新的解釋潛力。本文以「詠懷傳統」作為〈飲酒〉的一個觀照切面,探討〈飲酒〉
全文:〈飲酒〉二十首作為一組詠懷組詩,向來被視為陶淵明「有託而逃」的無奈告白。識者由「詠懷」或「感懷」內涵與「組詩」形式所開展的觀察視角,可聚焦為〈飲酒〉與詠懷傳統抒情詩的對話關係,而〈飲酒〉作為一個流傳不朽的文學作品,自應充滿歷久彌新的解釋潛力。本文以「詠懷傳統」作為〈飲酒〉的一個觀照切面,探討〈飲酒〉承繼〈古詩十九首〉的人生感懷與阮籍〈詠懷〉的政治感懷,將感懷轉化並提升為生存情境與生命意義的省思、高度人格尊嚴的維持、歸隱價值的肯認,甚至精神與心境的超越。進一步指出〈飲酒〉蘊含由「感懷」經「省思」乃至「超越」的一種「階段性」思考與心境轉變軌跡。「超越感懷」是陶淵明在感懷和省思的相互定義中,由仕隱價值及於生命意義而獲致精神自由與生命安頓的最終歸趨。
陶渊明:一个生态美学的文本
作者: 于东新 孙宏哲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治疗  "天人合一"  陶渊明  诗意生存  生态美学 
描述:陶渊明"天人合一"生命观的内涵是"天人和谐",人依赖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时,在这种物我为一的和谐中提升着人的心灵境界.为了说明,文章从"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酒意趣下的浅近自然"两方面来阐释.同时,陶和一般人一样,面对生活,他也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但经过一番诗意的"精神治疗"之后,最终达到了
全文:陶渊明"天人合一"生命观的内涵是"天人和谐",人依赖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时,在这种物我为一的和谐中提升着人的心灵境界.为了说明,文章从"鸟意象与诗意回归"和"酒意趣下的浅近自然"两方面来阐释.同时,陶和一般人一样,面对生活,他也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但经过一番诗意的"精神治疗"之后,最终达到了冲和静穆的境界.其途径有三:安时处顺、审美自足信念的思考;自由闲静、任真自适的心态定位;躬耕陇亩、自耕自资生活方式的选择.所有这一切使得陶成为了一个生态美学的文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