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走近陶渊明》教学简录
作者: 刘志强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学习  熟读成诵  多角度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精神世界  阅读  学习资源  陶渊明  语文 
描述:【学习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光明的心曲》之《归园田居》,《陶渊明集》之《咏荆轲》、《读〈山海经〉》。【学习目标】1.多角度理解陶渊明,深层次走近陶渊明的精神世界。2.熟读并背诵《五柳先生传》。【前置阅读】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
全文:【学习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饮酒(其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光明的心曲》之《归园田居》,《陶渊明集》之《咏荆轲》、《读〈山海经〉》。【学习目标】1.多角度理解陶渊明,深层次走近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细读:以陶渊明诗歌为例
作者: 杨金戈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本细读  课程教学  陶渊明诗歌  阅读与写作 
描述:"阅读与写作"课程目标就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融入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而在目前的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文本却常常处在被"遗忘"的角落。
全文:"阅读与写作"课程目标就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融入读者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走进作家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对陶渊明教学的人文启示
作者: 赵目珍  来源: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倍受世人青睐的作家,很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他进行过阐释,但基本上都偏离了对陶渊明"本真"的研究。戴建业先生所著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独辟蹊径,从存在论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陶渊明的"真"世界,还原了陶渊明的"真"面目,这对于从人文角度从事陶渊明的教学有着许多崭新的启示。
全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倍受世人青睐的作家,很多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他进行过阐释,但基本上都偏离了对陶渊明"本真"的研究。戴建业先生所著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独辟蹊径,从存在论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陶渊明的"真"世界,还原了陶渊明的"真"面目,这对于从人文角度从事陶渊明的教学有着许多崭新的启示。
《归去来兮辞》教学之我见:从典故入手解读陶渊明形象
作者: 王茂兴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抒情散文  典故内涵  情感共鸣  情感隔膜 
描述:在《归去来兮辞》的教学中,学生对陶渊明形象的理解总有隔靴搔痒之感。究其原因,一则因年代久远,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再则文中典故较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典故内涵,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隔膜。因此,要使学生深入理解陶渊明形象,必须以典故讲解为教学切入点。对典故的深入理解,将是读者真正走入陶渊明心中的一把钥匙
全文:在《归去来兮辞》的教学中,学生对陶渊明形象的理解总有隔靴搔痒之感。究其原因,一则因年代久远,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再则文中典故较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典故内涵,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隔膜。因此,要使学生
浅析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卢侣怡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义性  思想来源  陶渊明  生平  朱自清 
描述:对陶渊明的行年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考证,同时对陶渊明诗歌的意义进行多方面探析,他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对
全文:对陶渊明的行年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考证,同时对陶渊明诗歌的意义进行多方面探析,他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陶渊明的认识,对陶渊明的思想来源也进行了梳理。在对陶渊明全方位的观照下,朱自清个人的创作也不自觉地
浅析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卢偲怡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义性  思想来源  陶渊明  生平  朱自清 
描述:对陶渊明的行年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考证,同时对陶渊明诗歌的意义进行多方面探析,他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对
全文:对陶渊明的行年进行了严谨详细的考证,同时对陶渊明诗歌的意义进行多方面探析,他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陶渊明的认识,对陶渊明的思想来源也进行了梳理。在对陶渊明全方位的观照下,朱自清个人的创作也不自觉地
生成:不一样的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实录
作者: 柴琼芝  来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中生  学生  新课程  体验  探究  陶渊明  教学理念  语文课  学习方式  生成 
描述:一、案例背景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和体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他们的认知会有自己独特的想象,甚至是"突发奇想"的惊人之语。"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
全文:一、案例背景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和体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他们的认知会有自己独特的想象,甚至是"突发奇想"的惊人之语。"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
论苏过对陶渊明接受过程中的个性异同
作者: 谢江祎  来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苏过  个性异同  《斜川集校注》  接受 
描述: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苏过一生“仕官之日少”,“坎坷道死,不获猎其蕴于天下.”有《斜川集》问世.前人研究苏过,多拿其诗歌与陶渊明相比,而苏过本身也有不少“和陶诗”可作为凭证.然而在学者们的著述中却鲜有对比苏过在对陶诗的接受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
全文: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苏过一生“仕官之日少”,“坎坷道死,不获猎其蕴于天下.”有《斜川集》问世.前人研究苏过,多拿其诗歌与陶渊明相比,而苏过本身也有不少“和陶诗”可作为凭证.然而在学者们的著述中却鲜有对比苏过在对陶诗的接受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本文试将论述此问题.
论苏过对陶渊明接受过程中的个性异同
作者: 谢江祎  来源: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苏过  个性异同  《斜川集校注》  接受 
描述: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苏过一生"仕官之日少","坎坷道死,不获猎其蕴于天下。"有《斜川集》问世。前人研究苏过,多拿其诗歌与陶渊明相比,而苏过本身也有不少"和陶诗"可作为凭证。然而在学者们的著述中却鲜有对比苏过在对陶诗的接受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
全文: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幼子,文具父风,时称"小坡"。苏过一生"仕官之日少","坎坷道死,不获猎其蕴于天下。"有《斜川集》问世。前人研究苏过,多拿其诗歌与陶渊明相比,而苏过本身也有不少"和陶诗"可作为凭证。然而在学者们的著述中却鲜有对比苏过在对陶诗的接受中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本文试将论述此问题。
通过进入经典文本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方法探究 ——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课堂教学为例
作者: 庞素芹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素养  阅读  经典 
描述:在网络文化的强大攻势下,民族诗性语言逐渐萎缩,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不断受到挤压.经典文本的阅读向来被视为建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关键.面对文本读者身份的确认和有效进入文本方法的展开,在教学实践中不失为一种面对经典、塑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全文:在网络文化的强大攻势下,民族诗性语言逐渐萎缩,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不断受到挤压.经典文本的阅读向来被视为建构阅读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关键.面对文本读者身份的确认和有效进入文本方法的展开,在教学实践中不失为一种面对经典、塑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