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灵魂——陶渊明审美心理浅析
-
作者:
谢书民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审美心理 桃花源 痛苦 审美精神 心理分析 心理需要 心理现象 心理选择 心灵
-
描述: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杰出的地位及深远影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很多,新观点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加强了对陶渊明的多视角、深层次的研究,为我们能够较为立体的把握其生活、思想、精神面貌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陶渊明心灵的轨迹、心理实质,对其审美心理进行分析的文章尚很寥寥,据此,本文
-
全文: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杰出的地位及深远影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很多,新观点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加强了对陶渊明的多视角、深层次的研究,为我们能够较为立体的把握其生活、思想、精神面貌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陶渊明心灵的轨迹、心理实质,对其审美心理进行分析的文章尚很寥寥,据此,本文试凭着陶渊明诗文这扇窗口,对其审美心理现象尝作浅析。
-
王若虚“抬杠”陶渊明
-
作者:
武舜 来源:前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人学士 眼睛 王若虚 田园 滹沱河 历史 经典 陶渊明 辞官 回归
-
描述:陶渊明的一篇《归去来兮辞》,倾倒数代文人学士。但是,谁又能够想到,时隔八百多年之后,滹沱河畔出了个王若虚,对中国的历史经典,横挑鼻子竖挑眼,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没有哪个能逃过他的眼睛。忽然有一天,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映入他的眼帘,好为辩言的王若虚立刻来了精神,一口气写了《题渊明归去来图》七言绝句五
-
全文:话,乐琴书以消忧。”一个“忧”字,就隐露了陶渊明当时复杂的心境。王若虚洞见,有诗曰:“抛却微官百自由,应无一事挂心头。消忧更藉琴书力,借问先生有底忧?” 我们知道,王若虚和陶渊明一样,都做过几年县令。
-
陶渊明\苏轼人格特征异同浅析
-
作者:
蒋泽洪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人格结构 独善其身 人格特征 陶渊明 兼济天下 苏轼 士人阶层
-
描述:陶渊明、苏轼都是我国古代士人阶层有着代表性格的人物,他们的人格结构都是由心灵自救与社会拯救两种倾向构成,可以说“退”与“进”,“仕”与“隐”,自救与救世在他们身上交织在一起,都有着成为道家与成为儒家两种可能性的人格基础,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准确地反映了陶渊明、苏轼这种二重人格。这
-
全文:中的美感,是以牺牲救世意识为代价的,苏轼则在一切生活领域中寻找美感。 陶渊明是在魏晋玄学气氛中出现的大诗人,他的诗清新自然,以平淡无华的语言描写平淡无奇的田园生活,他真正达到了老庄返璞归真的至上境界
-
一部有见解的论著——读《陶渊明论略》
-
作者:
曹础基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诗 见解 新形势 梁启超 现实主义 诗品 晋宋之际 陶渊明研究 形影神三首 陶渊明论
-
描述:陶渊明是一个普遍得人喜爱而又被人热心研究的作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学术界着眼于对其进行阶级分析,判定其为进步还是落后、甚至是否反动的性质上。从文学本身,也曾围绕着现实主义还是反现实主义的问题展开过论争。这虽并非毫无仰益,但对陶渊明研究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的解决,作用不大。近十年来研究的深入与扩展,
-
全文:陶渊明是一个普遍得人喜爱而又被人热心研究的作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学术界着眼于对其进行阶级分析,判定其为进步还是落后、甚至是否反动的性质上。从文学本身,也曾围绕着现实主义还是反现实主义的问题展开过论争。这虽并非毫无仰益,但对陶渊明研究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的解决,作用不大。近十年来研究的深入与扩展,局面已经改变。李文初同志的《陶渊明论略》一书,是新形势下的可喜成果。它是作者十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上所花心血的结晶。细读全书,我感到作者的用意显然不在全面地、系统地去评述陶渊明及其创作,而贯注于研究中的症结,不避枝经肯萦,进行条分缕析。因而它是言之有物的,是一本有见解的评陶之作,不仅对于一般读者,而且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作者之有见解,首先表现在不泥古。如《诗品》关于陶渊明评述的最后一句话:“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历来人们只在其评价是否公允上产生过异议,而没有人怀疑过它是否真的是钟嵘说的。李氏却以独到的眼光揭示了其中的破绽,指出从钟嵘仁推至陶渊明还不到九十年,何以谓之“古”了又从有关古籍记载中归纳出齐梁人称汉以前为“古“,而并不称魏晋为“古”的结论。进而又具体地分析了这/\九十年间被《晋书》、《...
-
评陶渊明—《陶渊明集》校注代前言*
-
作者:
逯钦立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宇宙观 阶级 评论 隐居 个人主义 陶渊明 陶酒
-
描述:陶渊明是没落的门阀世族出身的地主文人,他的世袭阶级地位决定了他有浓重的门阀观念和忠于一朝一姓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决定了他的思想信仰—青年时期信仰经学,壮年以后信仰玄学。陶渊明所坚持的玄学家的自然观,其本身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兼备的矛盾性。陶渊明的"民主个人主义"思想表现在坚持门阀观念并维护家族地
-
全文:"的一面。陶渊明的饮酒诗反映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没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桃花源记》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是陶渊明诗文中的特殊成就,但《桃花源记》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也反映了作者的落后世界观。
-
生态语境中的双向阐释——以鲁枢元的《陶渊明的幽灵》为例
-
作者:
王坤宇 来源:上海文化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双向阐释 鲁枢元 中西文化 生态语境
-
描述:双向阐释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追求的一种理想样态。但是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势位差异,使得这种理想长期以来难以落地。随着生态话语在国际文化语境中渐趋凸显,中国文学获得了一个双向阐释和价值重估的机遇。陶渊明作为开一代先河的自然主义文学大师,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这一文学传统都具有引领性的贡献,有可能成为这种双向阐
-
全文:批评的新视野来为陶渊明其人其作进行重新定位;还以陶渊明的自然诗为中西生态文学对话的交叉点,进行了跨文化的双向阐释。不失为生态批评和比较文学领域一个较好的研究个案。
-
陶渊明“好名”辨——陶渊明荣名思想初探
-
作者:
罗忠族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司马迁 朱熹 陶渊明 荣名 文名 感士不遇 荆轲 阮籍 陶侃
-
描述:朱熹论陶语有云:“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未能者也,又好名。”详其语意,盖谓陶渊明本是一个气性刚烈的人,他志欲有所作为,但因遭遇非时而未能有所作为,又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肯浮沉世俗而玷污清白,所以终于辞官归隐。这是关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虽然这个论断是在比较陶渊明和韦应物
-
全文:朱熹论陶语有云:“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未能者也,又好名。”详其语意,盖谓陶渊明本是一个气性刚烈的人,他志欲有所作为,但因遭遇非时而未能有所作为,又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肯浮沉世俗而玷污清白,所以终于辞官归隐。这是关于陶渊明归隐原因的一个非常精辟的论断,虽然这个论断是在比较陶渊明和韦应物的诗风时偶然带出的,但却概括了陶渊明的性情、抱负、际会和操守,其识见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前人对陶渊明归隐一事的评说。特别是拈出“好名”一点,触及了陶渊明的荣名思想,更具有发前人所未发的意义。然而朱熹此语毕竟过于简略,只提出了陶渊明“好名”这样一种见解,而没
-
陶渊明思想三题
-
作者:
白本松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孙 庶族地主 神不灭论 佛教 神仙道教 三题 郭象 陶渊明 魏晋玄学 玄学思想
-
描述:一 陶渊明与玄学 关于陶渊明与玄学的关系,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他是“服膺‘自然’的玄学信仰者”,他的世界观是“玄学自然观”;一种意见认为他的思想“与魏晋玄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持这两种针锋相对意见的人,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认为魏晋玄学是当时门阀士族的官方哲学,是唯心主
-
全文:的区别”。持这两种针锋相对意见的人,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认为魏晋玄学是当时门阀士族的官方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因而,持后一种意见的人就将陶渊明思想和玄学严格地区别开来,并以此为基点来论证陶渊明思想的进步意义;持前一种意见的人就判定陶渊明的“《形影神》诗是消了佛道迷信的毒
-
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陶渊明
-
作者:
王华超 来源:淮海文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抱负 魏晋风流 建功立业 阶级矛盾 用世思想 陶渊明 中国 开国元勋 门阀制度 人物传记 文学家
-
描述: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一名潜,字元亮,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生活在东晋后期,这时政治黑暗,贵族腐败,门阀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其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作过太守一类的官,但到陶渊明时,家境已经没落,因此他从小就过着贫困的生活。少年时,他就豪放不
-
全文:人事,游好在六经”,“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少年好学,知识渊博,诗、赋、文写得都非常出色。但由于政治黑暗,门阀制度的排挤,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这就是他仕途不通和悲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