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杜甫与陶渊明的诗学关系
作者: 刘中文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诗学关系  陶渊明 
描述:陶渊明和杜甫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峰,两者有着深层的诗学渊源关系。杜甫涵纳百川转益多师,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滋养了杜甫的诗歌。而诗圣杜甫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评价、阐释、接受和发展自然提升了陶渊明的诗学地位,光大了田园诗的成就。虽然杜甫认为陶渊明“未必能达道”,且这一观点引发了学术史上的长期争论,但是杜甫同
全文:陶渊明和杜甫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峰,两者有着深层的诗学渊源关系。杜甫涵纳百川转益多师,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滋养了杜甫的诗歌。而诗圣杜甫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评价、阐释、接受和发展自然提升了陶渊明的诗学地位,光大了田园诗的成就。虽然杜甫认为陶渊明“未必能达道”,且这一观点引发了学术史上的长期争论,但是杜甫同时又充分肯定陶诗的崇高地位,在诗学史上第一次将陶渊明列于谢灵运之前,认为陶诗完全合乎《诗》、《骚》的诗学精神,且在自己的田家诗中自觉接受并发展了陶诗的体恤万物的情怀、“真”的诗学精神和恬淡的审美风范。
读陈洪绶《博古叶子》陶渊明像
作者: 袁行霈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独创性  杜甫  陈洪绶  金叶子  美术学院  陶渊明  九月九日  画像  黄公望 
描述: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不止一次 画陶渊明像,以寄托自己的向往之 情。如《陶渊明故事图》卷(美国檀 香山美术学院藏)以连环画的形式表 现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就是具有 代表性的作品。在陈洪绶所绘陶渊明 的画像中,《博古叶子》中的"空汤 瓶"是很有独创性的一幅。 今存陶渊明画像,如元钱选绘《柴 桑翁像》卷
全文: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不止一次 画陶渊明像,以寄托自己的向往之 情。如《陶渊明故事图》卷(美国檀 香山美术学院藏)以连环画的形式表 现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就是具有 代表性的作品。在陈洪绶所绘陶渊明 的画像中,《博古叶子》中的"空汤 瓶"是很有独创性的一幅。 今存陶渊明画像,如元钱选绘《柴 桑翁像》卷、何澄绘《归庄图》卷, 明初王仲玉绘《靖节先生像》轴,其 中的陶渊明形象大都是同一类型。关 于这一点,元黄公望已经注意到了, 他在《张叔厚写渊明小像》中说: "千古渊明避俗翁,后人貌得将无同? 杖藜醉态浑如此,困来那得北窗风。" 翁万戈先生在其《陈洪绶·文字编》中 概括说:"那定型是一位面容丰满,眉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对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还原阐释
作者: 范子烨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种豆诗案  自然平淡  文本异文  经济基础 
描述: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陶氏田园诗与谢氏山水诗的成因以及陶、谢审美追求、诗学倾向乃至人格风范的巨大差异;其次开掘了此组诗与中国历史上第
全文: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陶氏田园诗与谢氏山水诗的成因以及陶、谢审美追求、诗学倾向乃至人格风范的巨大差异;其次开掘了此组诗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狱种豆诗案的关系,深入分析了诗人的历史反思以及诗中蕴含的关心人的命运的宏伟旨趣,指出传统的以平淡冲和概论陶诗,以隐逸诗人概论陶渊明本人,乃是绝大的学术偏颇,最后得出结论:陶渊明是集诗人、历史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
论陶渊明诗文的文法自然美
作者: 吕相康  来源: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其他方法  陶渊明诗文  写作方法  文法  三十年  审美对象  自然美  审美主体  作品  随物赋形 
描述:诗文的写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格,它总会因景、因事、因情、因意、因理而变。苏轼说他自己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势而自然流动,“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经进东坡文集中略》)“随物赋形”就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方法、方式,只能随机应变。他还说自己所能掌握的写作方
全文:诗文的写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格,它总会因景、因事、因情、因意、因理而变。苏轼说他自己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势而自然流动,“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经进东坡文集中略》)“随物赋形”就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方法、方式,只能随机应变。他还说自己所能掌握的写作方法,只是“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其他方法自己也说不清。(同上)黄子云认为诗文的写作方法就象变化无穷的“太极”,能演变出宇宙间万事万物,但没有一件事物是相同的。“故一题有一义,一章有一格,一句有一法。虽一而至十,十而至千百,毋沿袭,勿雷同。如天之生人,亿万耳目口鼻,方寸闾,自无毫发之相似者。”(《野鸿诗的》)苏轼和黄子云的这些
陶渊明诗的人民性和艺术性
作者: 罗根泽  来源:人民文学 年份:195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这一伟大的诗人,也和历史上的其他伟大诗人的命运一样,在长期的反动封建统治的社会里,被人扩大了他的封建性,泯没了他的人民性。「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鲁迅先生早已指出,他「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的诗。现在我们还可以指出下列三点:(
全文:陶渊明这一伟大的诗人,也和历史上的其他伟大诗人的命运一样,在长期的反动封建统治的社会里,被人扩大了他的封建性,泯没了他的人民性。「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鲁迅先生早已指出,他「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的诗。现在我们还可以指出下列三点:(一)他笔下的农村田园,并不只是恬美静穆,也还有艰苦饥寒。(二)他并没有停留在当时一般文人的思想的范围内,他还提出了「化迁」的宇宙观和「靡王税」的理想社会。(三)他的退隐归田,并不是「耻復屈身异代」,而是憎恶当时政治仕途的窗朽恶浊。
试论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华兹华斯的自然诗
作者: 裴晓虎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隐逸诗人  华兹华斯  陶渊明  田园诗  桂冠诗人  文学史  文艺美学  诗歌理论  自然诗 
描述:在中外文学史上虽不乏写景状物的诗人,但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能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流传后世,其地位是肯定的。在“采菊东篱下”的诗情画意中,暮辉远淡,气交融,陶氏把一个躬耕者的人格意念完全浸入物中,终达“欲辩
全文:在中外文学史上虽不乏写景状物的诗人,但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能在当时独树一帜并流传后世,其地位是肯定的。在“采菊东篱下”的诗情画意中,暮辉远淡,气交融,陶氏把一个躬耕者的人格意念完全浸入物中,终达“欲辩
一曲无可奈何的悲歌──陶渊明的归隐与诗歌创作新论
作者: 郑德开  来源:楚雄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门阀政治  庶族  士不遇  悲歌  世胄  田园诗  待骋  隐逸  静穆 
描述:魏晋隐逸之风盛行,与当时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名士惧祸,许多知识分子走上了归隐山林、田园的消极避世的道路。东晋政坛,是世袭豪门大姓把持朝政。只看家庭出身,不拔庶族人才。形成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用人制度。陶渊明由于家世门第的低微,命运注定了他在仕途上无法逾越门第之艰而有所作为。陶渊
全文:魏晋隐逸之风盛行,与当时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名士惧祸,许多知识分子走上了归隐山林、田园的消极避世的道路。东晋政坛,是世袭豪门大姓把持朝政。只看家庭出身,不拔庶族人才。形成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用人制度。陶渊明由于家世门第的低微,命运注定了他在仕途上无法逾越门第之艰而有所作为。陶渊明的一生,是在矛盾中痛苦挣扎的一生。他的生活道路之多艰与思想变幻的多元化,是当时特殊社会历史政治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其故作放达的田园牧歌,是一曲曲充满伤感的无可奈何的痛苦的人生之悲歌!
放达之中见悲愤 豪健之中藏忧勤--读陶渊明的《杂诗》
作者: 曹海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隐逸诗人  陶渊明  杂诗  《诗品》  纵浪大化  豪健  沈德潜  “隐士”  文学批评家 
描述:自从梁朝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把陶渊明奉为“隐逸诗人之宗”后,陶氏似乎与“隐士”之名结下了不解之缘。的确,陶氏归居田园,澹泊自处,或“采菊东篱下”,“灵府长独闲”,或“种豆南山下”,“穷通靡攸虑”,或“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俨然一派“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道家风骨,与那些岩穴孤处、浮云
全文:自从梁朝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把陶渊明奉为“隐逸诗人之宗”后,陶氏似乎与“隐士”之名结下了不解之缘。的确,陶氏归居田园,澹泊自处,或“采菊东篱下”,“灵府长独闲”,或“种豆南山下”,“穷通靡攸虑”,或“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俨然一派“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道家风骨,与那些岩穴孤处、浮云野鹤般的隐士颇多相类之处。但是,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如果仔细品味一下陶氏流传至今的诗文,便不难发现,在那淡忘世情、怡情自得的表层下,潜藏着他那情系现实、愤世疾俗的滚荡的心。诚如前贤所指出的:“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鲁迅语);“晋人多尚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悲愤语”(沈德潜《说诗睟语》)。在此,品读这篇《杂诗》,我们可以感到诗中一颗历尽人生磨难后的心灵在震
淡柔情于俗 内负雅志于高云——从《闲情赋》看陶渊明的情与志
作者: 杨润萍 赵婷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悠然见南山  精神家园  采菊东篱下  陶诗  莫之与京  特殊表达  昭明太子  晋宋  诗歌语言  魏晋士人 
描述: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的诗人陶渊明,以人格高洁著称于世,其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在东晋时代独具特色,其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不着痕迹的描写中,道出了诗人在当下恬淡适意的心态,诗人对桃花源不着痕迹的描绘,也为文人墨客构建了一座特殊的精神家园。历代层出不穷的咏陶诗、和陶诗,亦成为万千文人墨客整理失意
全文: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的诗人陶渊明,以人格高洁著称于世,其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在东晋时代独具特色,其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不着痕迹的描写中,道出了诗人在当下恬淡适意的心态,诗人对桃花源不着痕迹的描绘,也为文人墨客构建了一座特殊的精神家园。历代层出不穷的咏陶诗、和陶诗,亦成为万千文人墨客整理失意心绪、获得心灵安慰的特殊表达。陶渊明的被发现,与昭明太子萧统的慧眼识英才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在《陶渊明集序》中写道
另一个陶渊明(三首)
作者: 凌翼  来源:顺义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桃花源被大地山川复制 我们走进彼此心灵之间 每一个人的桃花源 形态或许千差万别 但意境 却在五柳先生笔下 我心中有一个桃花源 它种在雏菊的花瓣之中 种在溪水的流动之中 种在清泉的琴韵之中 种在而无车马喧的宁静之中…… 桃花源是每一个现实世界必然的净土 穿越古词 我们捡拾着
全文: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桃花源被大地山川复制 我们走进彼此心灵之间 每一个人的桃花源 形态或许千差万别 但意境 却在五柳先生笔下 我心中有一个桃花源 它种在雏菊的花瓣之中 种在溪水的流动之中 种在清泉的琴韵之中 种在而无车马喧的宁静之中…… 桃花源是每一个现实世界必然的净土 穿越古词 我们捡拾着
上页 1 2 3 ... 63 64 65 ... 76 77 7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