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文选》陶渊明挽歌诗中的死亡意象及其他
作者: 陈远洋  来源:山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死亡观  陶诗  高级形态  陆机  死亡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抒情诗  人文意象  文选 
描述:《文选》中的挽歌诗无疑以陶渊明的为最佳,祁宽评日“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圹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事实上,陶渊明挽歌诗已经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与陆机一样,陶渊明本有挽歌诗三首,
全文:《文选》中的挽歌诗无疑以陶渊明的为最佳,祁宽评日“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圹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事实上,陶渊明挽歌诗已经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与陆机一样,陶渊明本有挽歌诗三首,萧统《文选》只录其三“荒草何茫茫”: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蠛蛲。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的这首挽歌诗,在《文选》所录五首挽歌诗中,悲情意味之深无能出此诗之右,清温汝能《陶诗汇评》卷四:“三篇之中末篇尤调高响绝,千百世下如闻其声,如见其情也。”在抒情与叙事的完美结合中,其真挚的深情使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衔悲。该诗在大的方面有三层。一层是生人作死者观,该诗一开始就写送自己出丧,在走向坟墓的道路上,死亡的悲哀让天地为之动情,以至九月而严霜;万物为之感哀,遂有风啸并马嘶。荒草茫茫,白杨萧萧的远郊,一个悲情氤氲的写意空间呈现在眼前。
陶渊明有神论思想考辨
作者: 丁永忠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不灭论  自祭文  陶诗  士不遇赋  感物  宗教神学  挽歌诗  冥报  义门读书记  戴逵 
描述: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陶渊明是一个无神论者,是南朝反佛教“神不灭论”的先驱。因而,无论是注释其诗文,还是评述其思想,都不考虑佛教对他的影响。为此,笔者愿呈一异说,谨就陶诗文中所流露的宗教神学观念与魏晋佛教思想作一番比较辨析,供今之论陶参考。
全文: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陶渊明是一个无神论者,是南朝反佛教“神不灭论”的先驱。因而,无论是注释其诗文,还是评述其思想,都不考虑佛教对他的影响。为此,笔者愿呈一异说,谨就陶诗文中所流露的宗教神学观念与魏晋佛教思想作一番比较辨析,供今之论陶参考。
遥远的绝响——重读陈翔鹤的《广陵散》和《陶渊明写〈挽歌〉》
作者: 郭洪雷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态  世说新语  陶渊明  挽歌诗  广陵  故事  嵇康  重读  小说  魏晋士人 
描述:重读《广陵散》和《陶渊明写〈挽歌〉》,我想起了两则琴的故事。一则故事陈翔鹤已写到,不妨掉书袋,把本事抄在这里,这是《世说新语》中最精彩的故事,可作魏晋士人萧散悲凉人生情态的传神写照。
全文:重读《广陵散》和《陶渊明写〈挽歌〉》,我想起了两则琴的故事。一则故事陈翔鹤已写到,不妨掉书袋,把本事抄在这里,这是《世说新语》中最精彩的故事,可作魏晋士人萧散悲凉人生情态的传神写照。
超脱与忧患:陶渊明生死观透视
作者: 刘瑛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咏贫士  五斗米  甄氏  现实生活  活着  天地之间  挽歌诗  风流儒雅  仙风  君子固穷 
描述:超脱与忧患:陶渊明生死观透视
全文:
陶渊明生死观漫议:读陶札记之八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影神》  立善  陶渊明  挽歌诗  怕死  委运任化  玄学  漫议  札记  魏晋士人 
描述:陶渊明对生死有相当清醒的认识,采取较为现实睿智的态度,既不纵情肆志,追求享乐,又不自暴自弃,悲观消沉,而是放旷达观,从容冷静,积极地完善自身。他反对“庸人”惜生,而主张委运任化;对生死寿夭旷达坦然,又不放弃主观的努力。 “恐惧”论者说陶渊明“害怕死”,“超脱”论者说他对生死“了无挂碍”,“并存”论者
全文:陶渊明对生死有相当清醒的认识,采取较为现实睿智的态度,既不纵情肆志,追求享乐,又不自暴自弃,悲观消沉,而是放旷达观,从容冷静,积极地完善自身。他反对“庸人”惜生,而主张委运任化;对生死寿夭旷达坦然,又不放弃主观的努力。 “恐惧”论者说陶渊明“害怕死”,“超脱”论者说他对生死“了无挂碍”,“并存”论者说他“既超脱又忧患”,或“外表放旷而内心忧患”,都并不符合诗人的实际。
明彻达观 新奇真实——读陶渊明《挽歌诗》三首
作者: 吴小如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魂气  荣与辱  自祭文  拟挽歌辞  陶诗  比兴手法  挽歌诗  萧统《文选》  浮蚁  千秋万岁 
描述: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桔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全文: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桔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真了悟 真旷达:说陶渊明《挽歌诗》三首
作者: 龚斌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死观  生死问题  饮酒  陶渊明  挽歌诗  人生  良友  临终前  生与死  汉末 
描述: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
全文: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