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详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真相
作者: 金庸  来源:科技信息(山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  十五  详解  度量衡 
描述:前几天几个人闲谈,偶然间,谈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又转到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位朋友说:“陶渊明当一个月县令,薪水只有五斗米,一斗米大约十五斤,五斗米七十五斤。这未免太少了。这官儿当真不做也罢。”其实我国的度量衡,都是古代的较小,后来渐渐变大。陶渊明那时的五斗米,一定还不到十五斤。但到底有
全文:前几天几个人闲谈,偶然间,谈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又转到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位朋友说:“陶渊明当一个月县令,薪水只有五斗米,一斗米大约十五斤,五斗米七十五斤。这未免太少了。这官儿当真不做也罢。”其实我国的度量衡,都是古代的较小,后来渐渐变大。陶渊明那时的五斗米,一定还不到十五斤。但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记得在中学读书时,
艺术的灵境与哲理的沉思:对陶渊明“无弦琴”的还原阐释
作者: 范子烨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之声  老子哲学  无弦琴  艺术  哲理  音乐 
描述:陶渊明本人是精通音乐,并通晓古琴艺术的。读书和弹琴是陶渊明日常生活中的赏心乐事。陶渊明的音乐艺术修养还表现在他对自然之声的敏感和兴趣。弹奏无弦琴,是诗人的风流,这种风流本身也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浪漫的艺术显现过程。陶渊明的无弦琴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
全文:的艺术显现过程。陶渊明的无弦琴深寓着老子有生于无、大音希声和有无相生的哲学本体论理念,它显示的不仅是一种艺境——诗人的脱俗气质和音乐家的潇洒风流,更是一种境——超越寰中、凌驾今古的终极性的哲理。
《文选》陶渊明挽歌诗中的死亡意象及其他
作者: 陈远洋  来源:山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死亡观  陶诗  高级形态  陆机  死亡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抒情诗  人文意象  文选 
描述:《文选》中的挽歌诗无疑以陶渊明的为最佳,祁宽评日“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圹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事实上,陶渊明挽歌诗已经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与陆机一样,陶渊明本有挽歌诗三首,
全文:《文选》中的挽歌诗无疑以陶渊明的为最佳,祁宽评日“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圹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事实上,陶渊明挽歌诗已经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与陆机一样,陶渊明本有挽歌诗三首,萧统《文选》只录其三“荒草何茫茫”: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蠛蛲。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的这首挽歌诗,在《文选》所录五首挽歌诗中,悲情意味之深无能出此诗之右,清温汝能《陶诗汇评》卷四:“三篇之中末篇尤调高响绝,千百世下如闻其声,如见其情也。”在抒情与叙事的完美结合中,其真挚的深情使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衔悲。该诗在大的方面有三层。一层是生人作死者观,该诗一开始就写送自己出丧,在走向坟墓的道路上,死亡的悲哀让天地为之动情,以至九月而严霜;万物为之感哀,遂有风啸并马嘶。荒草茫茫,白杨萧萧的远郊,一个悲情氤氲的写意空间呈现在眼前。
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 朱文霞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时期  陶渊明  接受 
描述: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南北朝以来,陶渊明就以飘逸的隐士形象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其诗文逐渐得到人们的推重,到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完全展开,形成陶渊明接受史上的高潮。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对此展开论述,共分四章。
全文:的高潮。北宋时期对陶渊明的接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对此展开论述,共分四章。 第一章论述北宋时期政治、思想、文学概况和此前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二章论述
浅论陶渊明与自由
作者: 李璐楠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陶渊明  自然 
描述:自然界是人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又是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实现者,人与自然构成了哲学层面上的双向互动关系.追求"自然"亦即追求人性的自由,同时也是生命意义的最高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哲学对自由的看法,比较其观点的异同,从而凸显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追求自然至高境界,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的崇高形象
全文:的看法,比较其观点的异同,从而凸显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追求自然至高境界,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的崇高形象,多角度的挖掘他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求真,还是解构后的肆意涂抹?:再论《尘几录一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 田晋芳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隐士文化  陶渊明  后现代主义  身份认同 
描述:以独特的视角与大胆的否定评价在新世纪的陶渊明研究中备受瞩目.但作者田晓菲其实是以颠覆陶渊明的崇高形象为预设,凭借少数陶集版本的异文进行的肆意曲解.除了已揭示的问题,该书还在陶渊明的隐士身份的体认上,及诗人"任真自得"的人格个性及中国文化特征的定位上,暴露出严重的失误.其理论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的是西方
全文:,及诗人"任真自得"的人格个性及中国文化特征的定位上,暴露出严重的失误.其理论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的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倾向.
走进田园诗,再访陶渊明
作者: 郭亚军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田园生活  审美对象  和谐美  桃花源  陶渊明诗歌  园田居  田园诗  门阀制度  中国古典诗歌 
描述:一、陶渊明与他的田园诗陶渊明是汉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陶渊明少年时期是在九江柴桑度过的,当时他的家境日渐贫困,但还维持着一般中小地主家庭的生活。家乡的庐山、彭蠡湖以及秀丽的田园风光,孕育了他对大自然
全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这就真实地反映了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和情趣。少年时的陶渊明对老庄思想很感兴趣,同时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渴望着有所作为。但他生乱世,又
赏田园风景,悟人生哲理: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中所反映出的人生哲理
作者: 邵小波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生活人生哲理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田园生活是陶渊明田园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
全文: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本文就是基于陶渊明这一时期的田园生活,从思想、自然、社会、人生等四个方面,探讨其田园生活中所反映出的人生哲理。
陶渊明:具有囤地观念的东晋隐士
作者:暂无 来源:俪人·闺房蜜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话说东晋文人士大夫归隐盛行,陶渊明也跑去幽静小地方宅了起来,买房囤地地折腾了不少日子,怎么说也是当过些日子的父母官,手头囤几个小钱还是有的,但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想想办法让日子有滋有味起来,尤其,物价、楼市不断看涨,昨天大蒜几钱?今天又是几钱 得,还是去乡下发展发展看看行情。但是,门面还是要
全文:话说东晋文人士大夫归隐盛行,陶渊明也跑去幽静小地方宅了起来,买房囤地地折腾了不少日子,怎么说也是当过些日子的父母官,手头囤几个小钱还是有的,但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想想办法让日子有滋有味起来,尤其,物价、楼市不断看涨,昨天大蒜几钱?今天又是几钱 得,还是去乡下发展发展看看行情。但是,门面还是要有的,尤其要有让人生出顾影自怜、世外高手的夺魄气质,这年头都说要会装点门面、卖相好、够上台面 再说他陶某人没有碰到三顾茅庐的刘备惹得大众这么茶余饭后拿来刷牙漱口的,曝光度不够,市值缩水,难道求包养啊?算了,就硬起头皮来个辞官下乡风光他个十里八乡的,辞官次不够,要五次这个隐土么,当起来是要低调再低调,不过是在够高调之后。 事情全部搞定,就开始琢磨着先种蒜好呢还是种绿豆,前者说出去难听,后者还有点王八绿豆的意思,钱途不大,想想就算了。十余亩的地儿,七、八间屋子,要是开酒吧、歌厅、赌场每个月光怎么跟税务局斗脑筋捣腾合理避税就够他喝 壶的了,退步讲,乡下地方赚头到底多少没底。早在他回乡途中,沿途就听说很多看涨的商机,尤其是房子。东晋官场不好混,动不动鸡犬不宁上蹿下跳,想囤地看风水的隐土多的是,他还算早的了,囤地要趁早 地囤了后,装点门面的桃、李、菊统统种上,咋看之下,疑是仙境。小地方知道的人不多,楼市看涨有待时日,资金回笼要速度,不眠不休的悬梁刺股拍脑门,陶渊明估摸着,这非得打广告不可,咱资金都投资在地产上了, 时半会儿摸不到闲钱再下本金,远看陶夫人翟氏与乡民同劳作,那副恬静的田园生活深深镌刻在了陶渊明心目中,连夜写下了《桃花源记》,时大街小巷任人追捧,童叟无欺。 果不其然,没几日功夫来了不少打听世外桃源去处的人,其中不少是米多的显贵,朝廷里斗得昏天黑地,溜的溜,遁的遁,鼠窜的绝不走猫步,最拗造型的说法就是归隐,有了桃源这说,陶渊明囤的那几亩薄地,楼市低开高走,楼盘的横幅甚至上打咱卖的不是楼,是诺亚方舟 编辑:花吉祥hz1215@sohu.com
劳动创造美:谈劳动对陶渊明与弗洛斯特诗歌的影响
作者: 姬广礼 蒋显文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陶渊明  渊源  弗罗斯特  劳动 
描述:诗歌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主观映象,诗人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劳动必然会影响其创作风格.作为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两位著名诗人--弗罗斯特和陶渊明,一生与劳动结下了不解之缘.毋庸置疑,在他们的诗歌中,必然反映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和体会.对于善于用朴素的语言来写诗的两位诗人,劳动对他们的诗歌
全文:,在他们的诗歌中,必然反映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和体会.对于善于用朴素的语言来写诗的两位诗人,劳动对他们的诗歌特色和思想必定产生深刻的影响.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