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论金代文学对陶渊明的接受——以蔡松年
作者: 于东新 石迎丽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与人格  蔡松年  陶渊明接受  金代文学 
描述:金代文学的陶渊明接受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取向,而蔡松年之陶渊明接受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金源文坛陶渊明接受的主要方向。概而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陶诗艺术的接受,即在平和淡远诗境、清新朗澈风格以及自然率真语言等方面,蔡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二是对陶渊明人格思想的追求,蔡氏或对陶高尚人格的倾慕,或对陶
全文:金代文学的陶渊明接受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取向,而蔡松年之陶渊明接受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金源文坛陶渊明接受的主要方向。概而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陶诗艺术的接受,即在平和淡远诗境、清新朗澈风格以及自然率真语言等方面,蔡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二是对陶渊明人格思想的追求,蔡氏或对陶高尚人格的倾慕,或对陶隐逸情怀的向往。但在慕陶、效陶中,蔡氏亦有自我面目,即蔡氏“雄放清劲”的文风不同于陶诗的清新自然。同时,蔡氏对陶之人格的继承是不彻底的,甚至流于形式,其人格境界无法与陶比肩。而这些正是金代文学陶渊明接受的基本特色。
陶渊明在朝鲜的接受与传播:以《和归去来辞》中心
作者: 向世俊子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朝鲜  传播  和陶辞  接受 
描述:朝鲜文人和陶是兼具文学接受与文化传播双重意义的现象,和陶诗作与和陶辞赋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本文首先通过归纳中国文学史上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相关的论述,总结其在中国古代辞赋史上的地位;然后通过对朝鲜半岛高丽与李朝两个不同时期文人所作“和陶辞”的文本阅读,重点分析朝鲜汉文学对《归去来兮辞》的
全文:朝鲜文人和陶是兼具文学接受与文化传播双重意义的现象,和陶诗作与和陶辞赋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本文首先通过归纳中国文学史上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相关的论述,总结其在中国古代辞赋史上的地位;然后通过对朝鲜半岛高丽与李朝两个不同时期文人所作“和陶辞”的文本阅读,重点分析朝鲜汉文学对《归去来兮辞》的接受;最后整体阐述陶渊明诗文、辞赋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以及现代韩国人对陶渊明文学的重视与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单一作品分析法、社会历史研究法、传记文学研究法、相关作品对比分析法等。关于和陶现象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并未囊括所有陶氏文学,“和陶辞”的研究目前尚属薄弱环节。作为陶渊明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陶辞”这一特殊文体并未受到多少关注。而在海外陶渊明研究中,“和陶辞”亦难与“和陶诗”相较。朝鲜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有着频繁的政治文化交流,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接受亦高于周边各国,和陶诗文创作是朝鲜文坛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和陶辞作亦多达四百余篇。但是,韩国学术界对“和陶辞”的研究却同样寥寥无几。陶渊明走进朝鲜半岛始于新罗时期的中朝文学交流,彼时,一大批文学作品被前来大唐求学的新罗留学生带回祖国,载有陶渊明诗文的《昭明文选》就是其中广受欢迎的一部典籍。陶渊明在朝鲜的接受与传播历经几番沉浮,从新罗时期的“文选热”,到高丽早期的“科举热”,再到高丽中期的“苏轼热”,接着是高丽末期、李朝早期的“朱熹热”,陶渊明文学传播过程中的起起伏伏总是伴随着社会历史背景的变更。而李氏朝鲜王朝下的陶渊明文学接受,则逐渐走上了一条开阔平坦的光明大道。“和陶辞”与“和陶诗”一样,成为新罗之后各个朝代历史中,代表文人士大夫心声的鲜明旗帜。自高丽末期李仁老的《和归去来辞》始,至光复后金昌淑的《反归去来辞》止,朝鲜文人的和陶辞作遍布朝鲜各个时代,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本土文人对《归去来兮辞》的酬唱之作。究其原因,应与当时中朝两国不同的政治背景有关。政治历史与文化风尚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学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恰如经济基础之于上层建筑。对朝鲜“和陶辞”的研究不仅是一项文化领域的学术研究,还是一项通过文学感知历史的社会研究。这一研究除了能够探知朝鲜本土文人的创作倾向与文学深意,还能全面了解朝鲜文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与批判,以及营造出此文学风气的社会背景,对中外陶渊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陶渊明田园诗的叙事与翻译:以海陶玮英译《归田园居》(其三)
作者: 吴琪  来源:西江月(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传统的抒情之外,“叙事性”也很值得关注,不管是从叙事题材、叙事主题、叙事手法和叙事语言等方面来看都可谓别有天地。具体分析其田园诗所具有的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不仅为我们赏析和解读诗歌提供了有益的途径,也我们审视诗歌翻译和实践诗歌翻译打开了一扇可以深度透视文本世界
全文:为我们赏析和解读诗歌提供了有益的途径,也我们审视诗歌翻译和实践诗歌翻译打开了一扇可以深度透视文本世界的窗户,本文即是从叙事学角度对美国汉学家海陶玮(James R. Hightower)先生英译陶渊明田园诗《归田园居》(其三)的具体分析。
二酉山月亮坪陶渊明葫芦广场开始施工
作者: 李胜成  来源:酉阳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见习记者李胜成文/图)昨日,记者在二酉山登山健身步道的尽头处看到,10余名工人正在挖掘壕沟里的泥土(如图)。经了解得知,工人们正在修建的是二酉山月亮坪陶渊明葫芦广场,该广场和观景台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将在广场中央塑一座花岗石的陶渊明雕像,雕像9.9米,气势恢弘。该工程竣工之后,将与健身
全文:本报讯(见习记者李胜成文/图)昨日,记者在二酉山登山健身步道的尽头处看到,10余名工人正在挖掘壕沟里的泥土(如图)。经了解得知,工人们正在修建的是二酉山月亮坪陶渊明葫芦广场,该广场和观景台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将在广场中央塑一座花岗石的陶渊明雕像,雕像9.9米,气势恢弘。该工程竣工之后,将与健身
从写意到写境的转变:以陶渊明和王维山水田园诗
作者: 彭小庐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写境  山水田园诗  写意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大力创作山水四园诗的诗人,在思想上他深受老庄的影响,在艺术上注重写意,并且他的思想、艺术影响到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王维在继承陶渊明写意的基础上融合了谢灵运写意的艺术特点,使得山水田园诗由写意转到了写境,从而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大力创作山水四园诗的诗人,在思想上他深受老庄的影响,在艺术上注重写意,并且他的思想、艺术影响到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王维在继承陶渊明写意的基础上融合了谢灵运写意的艺术特点,使得山水田园诗由写意转到了写境,从而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浅析中日隐逸文学的自照性:以陶渊明和吉田兼好中心
作者: 徐晶  来源:东方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文学  陶渊明  隐逸文学  吉田兼好  自照性 
描述:陶渊明和吉田兼好皆为著名的隐士,这两位隐士的作品在本国的隐逸文学中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对本土文学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本文则从“自照性”这个全新的角度对两位隐士的隐逸文学作品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照性多体现在对“出仕”的反思,坚定而深刻,政治色彩浓厚;而吉田兼好文学作品其自照性内容更丰富
全文:陶渊明和吉田兼好皆为著名的隐士,这两位隐士的作品在本国的隐逸文学中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对本土文学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本文则从“自照性”这个全新的角度对两位隐士的隐逸文学作品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照性多体现在对“出仕”的反思,坚定而深刻,政治色彩浓厚;而吉田兼好文学作品其自照性内容更丰富,随意随性.但二者作品都体现出隐逸文学自照性中高贵的“自省”精神,闪烁着中日两位隐士共通的人文智慧.
从写意到写境的转变:以陶渊明和王维山水田园诗
作者: 彭小庐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写境  山水田园诗  写意 
描述: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大力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在思想上他深受老庄的影响,在艺术上注重写意,并且他的思想、艺术影响到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王维在继承陶渊明写意的基础上融合了谢灵运写意的艺术特点,使得山水田园诗由写意转到了写境,从而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全文: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大力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在思想上他深受老庄的影响,在艺术上注重写意,并且他的思想、艺术影响到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王维在继承陶渊明写意的基础上融合了谢灵运写意的艺术特点,使得山水田园诗由写意转到了写境,从而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手法。
“游目汉庭中”:陶渊明与扬雄之关系发微:以《饮酒》其五中心
作者: 范子烨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问君”  扬雄  陶渊明  “心远”  《饮酒》其五 
描述: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句前人多有误读。本诗的“君”字乃是对汉代之新圣扬雄的尊称,全诗乃是借扬雄以自况。这首诗集文化的深厚、哲理的凝重、思想的深淳和情韵的生动等种种艺术特色于一身,以短短五十字的篇幅而成为中国古典诗史中的绝唱。如果我们确定一个包含语言艺术的创造力、思想旨趣的丰富性、远离实际政
全文: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句前人多有误读。本诗的“君”字乃是对汉代之新圣扬雄的尊称,全诗乃是借扬雄以自况。这首诗集文化的深厚、哲理的凝重、思想的深淳和情韵的生动等种种艺术特色于一身,以短短五十字的篇幅而成为中国古典诗史中的绝唱。如果我们确定一个包含语言艺术的创造力、思想旨趣的丰富性、远离实际政治或置身于当代行政体制之外的纯粹个体的独立自由精神、对后人文学创作和审美趣味的影响力等四方面要素的综合性的评估标准的话,那么,在华夏古国辉煌灿烂的文学史上是没有另外一首诗能够与之匹敌的。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不等值性和不可译性: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的五个英译本
作者: 李外香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不等值性  五柳先生传  不可译性 
描述:在翻译中,就翻译的等值性与不等值性,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争论由来已久。特别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由于翻译的特殊性(包括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过程),以及原语和译入语的在语法、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翻译中的不等值和不可译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此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例,从中国古文翻译过程、汉英两种语言和文
全文:的不等值和不可译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此以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例,从中国古文翻译过程、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对等两方面,具体讨论了中国古文翻译中的不等值性和不可译性。
“陶渊明”归源记
作者: 刘力  来源:酉阳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渊明雕像效果图雕像安装中见习记者刘力文/图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如今,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被世人所熟知,成为重庆乃至全国的一张知名旅游名片,但一直以来,在酉阳人心中有着一份遗憾——没有一座高大的陶渊明雕像,桃花源就显得不那么完美。可喜的是,此份遗憾即将成为历史。
全文:陶渊明雕像效果图雕像安装中见习记者刘力文/图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如今,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被世人所熟知,成为重庆乃至全国的一张知名旅游名片,但一直以来,在酉阳人心中有着一份遗憾——没有一座高大的陶渊明雕像,桃花源就显得不那么完美。可喜的是,此份遗憾即将成为历史。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