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读后
作者: 冯贺军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鸡鸣  读后  陶诗  图册  石涛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  白云  辞官  桑树 
描述: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以诗意进行绘画创作,代不乏人,山水田园诗一类,犹受青睐。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便是成功佳例。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共十二帧,以十二首陶诗之意境入画,如五帧之带(戴)月荷锄归、六帧之遥遥望白云,怀古一深、八帧
全文: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以诗意进行绘画创作,代不乏人,山水田园诗一类,犹受青睐。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便是成功佳例。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共十二帧,以十二首陶诗之意境入画,如五帧之带(戴)月荷锄归、六帧之遥遥望白云,怀古一深、八帧
〈桃花源记并诗〉的神话、心理学诠释-陶渊明的道家式“樂园”新探
作者: 賴錫三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道家  乐园  桃花源  陶渊明  乌托邦 
描述:陶淵明的詩文作品處處散發回歸自然、本真的精神,並對時間和死亡有超乎常人的敏感意識;此人格特質從心靈鍊金術角度言,顯然是一種成熟的老靈魂。本文先從詩文中勾勒出陶氏老靈魂的特質和內涵,並由此老靈魂性格的宗教超越向度來說明:爲陶氏作品會不時流露出神話的意象和關懷。其次,重新對〈桃花源記并詩〉進行神話心理
全文:的宗教超越向度來說明:爲陶氏作品會不時流露出神話的意象和關懷。其次,重新對〈桃花源記并詩〉進行神話心理學詮釋,期望將詩文的神話原型意象和敘述結構,給盡量暴露出來,以形成一個系統性的神話閱讀效果。再則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研究: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诗为例
作者: 陈娟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翻译  田园诗  认知语言学  框架理论 
描述: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
全文:任何语言都离不开隐喻,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田园诗歌也不例外。诗人在将自然的美丽及田园生活的安逸与宁静呈现在诗中的同时,往往运用隐喻来暗达自己的情感。框架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Fillmore (1975)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认为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框架,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或认知框架的支撑点。本文试图运用框架理论分析田园诗中的隐喻现象及其翻译,试图阐明框架理论对田园诗中的隐喻翻译所具有的解释力,并进一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进而为翻译研究提出新的视角。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框架理论起源、原理及发展状况的回顾,对隐喻进行概括性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三首田园诗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框架理论应用于隐喻翻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汉诗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从“质性自然”到“一语天然”—陶渊明自然思想及诗风析论
作者: 吴莹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思想  陶诗  陶渊明 
描述:徐复观先生曾言:“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中国艺术精神》)表现于魏晋时期尤盛,其缘于此时期以老庄为中心的“玄学”对“自然”之开启。这无疑给生于浊世的陶渊明提供了一种思想资源,开启了他反抗现实,回归自然的思路,在此思想之影响下,陶渊
全文:徐复观先生曾言:“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中国艺术精神》)表现于魏晋时期尤盛,其缘于此时期以老庄为中心的“玄学”对“自然”之开启。这无疑给生于浊世的陶渊明提供了一种思想资源,开启了他反抗现实,回归自然的思路,在此思想之影响下,陶渊明诗文表现出他终生对自然、自由、和谐人生的追求。他重视保持自己的自然之性,热爱自然之景,遵从自然之理。为追求自由,他辞官归田,在田园生活中享受自由之趣。他注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陶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既情词并茂又情景交融,在艺术情趣和写作技巧方面,亦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概述自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各阶段陶学研究的代表作品及研究状况,综述其研究特点与不足。第一章探讨了陶渊明思想为新自然思想。本章将从儒家、道家、佛教三家思想对陶渊明思想之影响的阐释得出:陶渊明思想为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中所提出的“新自然”思想。第二章探讨了魏晋玄学下的陶渊明自然思想及艺术情趣与价值取向。陶渊明...
贵在真朴 美在自然--陶渊明《乞食》语言特色赏析
作者: 魏丽君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通俗  五言诗  语言特色  得食  郭象注  贫困生  陶渊明  韩信  余意  言辞 
描述:饥来驱我去,不分竟之!行行至斯里,叩门 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 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 惠,愧我非韩才。衔戢如何谢,冥报以相贻。 这首五言诗是东晋
全文:饥来驱我去,不分竟之!行行至斯里,叩门 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 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 惠,愧我非韩才。衔戢如何谢,冥报以相贻。 这首五言诗是东晋
译者的主体性——陶渊明诗歌英译文本的分析与讨论
作者: 陈建秋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者  迦达默尔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描述: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了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以译者主体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谁是翻译中的主体”这个问题,界定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说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然性和主要性。然而任何论题的讨论都有它的理论基础,译者主体
全文: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了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以译者主体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谁是翻译中的主体”这个问题,界定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说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然性和主要性。然而任何论题的讨论都有它的理论基础,译者主体性也不例外。本文试图将迦达默尔的阐释学作为理论支撑对译者主体性这一论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分析了陶渊明诗歌的不同译本,总结出译者主体性几乎无处不在,译者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无论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其翻译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瑕,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把握好与翻译过程中其它因素的协调。
译者的主体性—陶渊明诗歌英译文本的分析与讨论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ranslator  Gadamer’s  Hermeneutics 
描述: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了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以译者主体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谁是翻译中的主体”这个问题,界定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说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然性和主要性。 然而任何论题的讨论都有它的理论基础,译者主
全文: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了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以译者主体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谁是翻译中的主体”这个问题,界定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说明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然性和主要性。 然而任何论题的讨论都有它的理论基础,译者主体性也不例外。本文试图将迦达默尔的阐释学作为理论支撑对译者主体性这一论题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分析了陶渊明诗歌的不同译本,总结出译者主体性几乎无处不在,译者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无论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其翻译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瑕,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把握好与翻译过程中其它因素的协调。
论陶渊明诗文的文辞淡泊美
作者: 吕相康  来源: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词语  丰富内涵  生活态度  语言  作者  审美对象  具体表现  文辞  苏轼 
描述:文辞谈泊是指作者能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再现或表现审美对象的丰富内涵,给人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的感受。陶渊明诗文的文辞以淡泊的特点赢得百口交赞。它只求“辞达”,不以浮艳掩空虚,不以艰深文浅陋。方孝孺对“辞达”曾怍过精彩而又确当的描述:“夫所谓达者,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劳余力。顺流
全文:。回旋曲折,抑扬喷伏,而不见艰难辛苦之态,必至于极而后止。此真所以为达也,而岂易哉。”(《志斋集》卷十一《与舒君书》)所谓“不劳余力”,“不见艰难辛苦之态”,即不见安排之迹,无斧凿之痕,一如信口说出,“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
《文选》陶渊明挽歌诗中的死亡意象及其他
作者: 陈远洋  来源:山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死亡观  陶诗  高级形态  陆机  死亡意象  陶渊明  挽歌诗  抒情诗  人文意象  文选 
描述:《文选》中的挽歌诗无疑以陶渊明的为最佳,祁宽评日“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多矣,或寓意骋辞,成于暇日,宽考次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三篇,盖出于属圹之际者,辞情俱达,尤为精丽……”事实上,陶渊明挽歌诗已经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与陆机一样,陶渊明本有挽歌诗三首,
全文:由一般性的祭挽之词上升到文人抒情诗,这是中古文人挽歌诗的最高级形态。 与陆机一样,陶渊明本有挽歌诗三首,萧统《文选》只录其三“荒草茫茫”: 荒草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
苍凉:陶渊明诗的真实底蕴
作者: 程世和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司马迁  自然之道  理性精神  陶渊明  宗教  死亡  人文主义  人生  中国文人 
描述:一中国文人向来具有理性精神,很少迷信色彩,孔子“不语怪力乱神”①,“敬鬼神而远之”②,闪烁的就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老庄更以为死亡不可避免,而大力弘扬自然之道,后来秦皇汉武时期方士仙道之术虽盛极一时,但一般文人如司马相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
全文:,但一般文人如司马相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迎,不过文人们大多也只是把玩它的禅定之说,对佛门天国却很少信奉,从总体上看,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入在生死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宗教上的幻想。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一下明人孟春《余冬录》中的材料
上页 1 2 3 ... 6 7 8 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