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陶渊明享年考辨
作者: 袁行霈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考异  享年  文学史教材  诗文系年  考辨  年谱  陶渊明  逯钦立 
描述:享年问题是关于陶渊明的一大疑案,聚讼纷纭,由来已久,至今仍然没有圆满解决。其中以主六十三岁说者最为普遍,自(宋)王质《栗里谱》以来至(清)陶澍《陶靖节年谱考异》、今人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均主此说,当今许多学者以及许多中国文学史教材也采用此说,
全文:享年问题是关于陶渊明的一大疑案,聚讼纷纭,由来已久,至今仍然没有圆满解决。其中以主六十三岁说者最为普遍,自(宋)王质《栗里谱》以来至(清)陶澍《陶靖节年谱考异》、今人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均主此说,当今许多学者以及许多中国文学史教材也采用此说,
论江州文学氛围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
作者: 李剑锋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庶族文学  陶渊明  僧人文学活动  隐逸文学  江州文学 
描述:陶渊明诗文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象。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尤其是庐山周围隐士文学的代表 ;是江州庶族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 ;又是庐山僧人文学活动和作品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山林气息浓厚的文学。
全文:陶渊明诗文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象。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尤其是庐山周围隐士文学的代表 ;是江州庶族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 ;又是庐山僧人文学活动和作品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山林气息浓厚的文学。
陶渊明与董京
作者: 范子烨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陶渊明集》 
描述: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中华再造善本·集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影印)卷九《集圣贤群辅录》上作者七人条:董威赞诗曰:洋洋乎盈耳哉,而作者七人。董京,字威赞,是魏末晋初时期的诗人和隐士,其生平与创作情况见于《晋书》卷九四《隐逸列传》。据该传所载,他经常被发而行,逍遥吟咏,
全文: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中华再造善本·集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影印)卷九《集圣贤群辅录》上作者七人条:董威赞诗曰:洋洋乎盈耳哉,而作者七人。董京,字威赞,是魏末晋初时期的诗人和隐士,其生平与创作情况见于《晋书》卷九四《隐逸列传》。据该传所载,他经常被发而行,逍遥吟咏,
陶渊明名字考辨
作者: 范志新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中华书局  更名  考辨  古籍出版  改名  陶渊明  命名  郑笺  朱自清 
描述:陶渊明的名和字,是东晋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宋书》本传既云陶潜字渊明,又引或云渊明字元亮之说,遂启后人辨议纷纭。近年许逸民说:经过数百的考辨,关于陶渊明的身世也有一些可以作为结论性的意见。结论之一,即是陶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许逸民校辑《陶渊明年谱》前言,中华书局
全文:陶渊明的名和字,是东晋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宋书》本传既云陶潜字渊明,又引或云渊明字元亮之说,遂启后人辨议纷纭。近年许逸民说:经过数百的考辨,关于陶渊明的身世也有一些可以作为结论性的意见。结论之一,即是陶渊明字元亮,入宋更名潜(许逸民校辑《陶渊明年谱》前言,中华书局
陶渊明《闲情赋》“十愿”的源流
作者: 范子烨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女性情怀  全唐诗  望江南  表达方式  闲情赋  钱钟书  陶渊明  源流  古典诗词 
描述:陶渊明《闲情赋》以十愿著名,与十愿相似的表达方式已经见于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王粲《闲邪赋》,应玚《正情赋》和阮瑀《止欲赋》,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版)考证甚详。但《闲情赋》十愿之第九愿: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钱氏未明其渊源。此愿本于
全文:陶渊明《闲情赋》以十愿著名,与十愿相似的表达方式已经见于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王粲《闲邪赋》,应玚《正情赋》和阮瑀《止欲赋》,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版)考证甚详
陶渊明斜川之游释证
作者: 徐宝余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游斜川  哲学背景  陶渊明  传世影响  心理动因 
描述:陶渊明在五十之年与二三邻曲作斜川之游,其影响在当时并不显赫,然关于此次斜川游的始末,及其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构成了长期以来人们所论述的话题。通过对陶渊明诗文的梳理及其与当时人物交往状况的分析,我们提出:游斜川一方面源于普遍的半百人生的岁月之慨,一方面也是在思想立场上对庐山慧远等人声势浩大的石门之游
全文:陶渊明在五十之年与二三邻曲作斜川之游,其影响在当时并不显赫,然关于此次斜川游的始末,及其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构成了长期以来人们所论述的话题。通过对陶渊明诗文的梳理及其与当时人物交往状况的分析,我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