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
一语天然万古新(上)──陶渊明其人其诗
-
作者:
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归园田居》 《庄子》 田园生活 儒家思想 新自然说 陶渊明 田园诗 中国古典诗歌 “自然” 《诗经》
-
描述:一语天然万古新(上)──陶渊明其人其诗
-
全文:
-
论陶渊明诗文的文辞淡泊美
-
作者:
吕相康 来源: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词语 丰富内涵 生活态度 语言 作者 审美对象 具体表现 文辞 苏轼
-
描述:文辞谈泊是指作者能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再现或表现审美对象的丰富内涵,给人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的感受。陶渊明诗文的文辞以淡泊的特点赢得百口交赞。它只求“辞达”,不以浮艳掩空虚
-
全文:文辞谈泊是指作者能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再现或表现审美对象的丰富内涵,给人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的感受。陶渊明诗文的文辞以淡泊的特点赢得百口交赞。它只求“辞达”,不以浮艳掩空虚
-
陶渊明仕宦理想的诗意化表达
-
作者:
曹庆鸿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固穷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 诗意化 魏晋风度 陶渊明 仕宦 功业理想 陶渊明研究
-
描述:陶渊明仕宦理想的诗意化表达曹庆鸿吴云先生曾说:“陶渊明这个貌似旷达的老先生,即便在临死的时候,他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未解决,他的‘猛志’也未完全磨掉。”①那么,陶渊明到底有着怎样的“猛志”,即仕宦理想呢?他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追求功名是中国文人...
-
全文:陶渊明仕宦理想的诗意化表达曹庆鸿吴云先生曾说:“陶渊明这个貌似旷达的老先生,即便在临死的时候,他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未解决,他的‘猛志’也未完全磨掉。”①那么,陶渊明到底有着怎样的“猛志”,即仕宦理想呢?他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追求功名是中国文人...
-
柳宗元与陶渊明比较论
-
作者:
刘继才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质 陶渊明 艺术特征 比较论 柳宗元
-
描述:本文从分析柳宗元的人品与诗品入手,既指出柳诗与陶诗相同的一面,又着重论述了柳诗与陶诗相异的一面。作者认为,柳宗元诗的平淡、清雅、冷峻、简古,已为古今学者所共识,但仅是其外在表现;而深沉、奇绝、峭拔、绵密,却是柳宗元赖以与其他诗人相区别的本质艺术特征
-
全文:本文从分析柳宗元的人品与诗品入手,既指出柳诗与陶诗相同的一面,又着重论述了柳诗与陶诗相异的一面。作者认为,柳宗元诗的平淡、清雅、冷峻、简古,已为古今学者所共识,但仅是其外在表现;而深沉、奇绝、峭拔、绵密,却是柳宗元赖以与其他诗人相区别的本质艺术特征
-
浅论陶渊明诗歌的感伤特征与审美价值
-
作者:
郝清菊 来源: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浅论陶渊明诗歌的感伤特征与审美价值
-
真正艺术的人生:读陶渊明诗文札记
-
作者:
赵治中 来源: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艺术境界 艺术的人生 人生道路 生死问题 终极关怀 朱光潜 悲剧意识 矛盾与冲突 存在方式
-
描述:真正艺术的人生:读陶渊明诗文札记
-
全文:
-
“五斗米”探源--《陶渊明诗二首》备课札记
-
作者:
杨连发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半钱半谷 陶渊明诗 六百石 五斗米 备课札记 知识分子 月俸 《陶渊明集序》 广西桂林市 县令长
-
描述:“五斗米”探源——《陶渊明诗二首》备课札记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杨连发将《汉书·百官公卿表》与《晋书·职官志》的记载相对照,可推算出“五斗米”俸额。在汉代,官俸全以谷物计。“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而晋代同等官衔则是“日食五斛”,月俸为一百...
-
全文:“五斗米”探源——《陶渊明诗二首》备课札记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杨连发将《汉书·百官公卿表》与《晋书·职官志》的记载相对照,可推算出“五斗米”俸额。在汉代,官俸全以谷物计。“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而晋代同等官衔则是“日食五斛”,月俸为一百...
-
从陶渊明归隐的社会背景与诗文内容看其政治的投机性
-
作者:
郑德开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仕 归隐 获骋 名教
-
描述:从陶渊明归隐前后的诗文内容可以看出,陶渊明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都带有明显的政治投机性.陶氏一生,都处于出仕与归隐的忧患、恐惧的重重矛盾之中.他见机则仕,遇险同隐,而每次出仕,都希望能像祖辈那样位列公卿,而不屑于只担任祭酒、参军一类“吏治”之职.这才是贯穿于陶渊明一生的内心深处的真实的灵魂世界.
-
全文:从陶渊明归隐前后的诗文内容可以看出,陶渊明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都带有明显的政治投机性.陶氏一生,都处于出仕与归隐的忧患、恐惧的重重矛盾之中.他见机则仕,遇险同隐,而每次出仕,都希望能像祖辈那样位列公卿,而不屑于只担任祭酒、参军一类“吏治”之职.这才是贯穿于陶渊明一生的内心深处的真实的灵魂世界.
-
各领风骚译陶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比读:[陶渊明]
-
作者:
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归园田居 中国 文学研究
-
描述:各领风骚译陶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比读:[陶渊明]
-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疏释
-
作者:
景蜀慧 来源: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读山海经》十三首在陶渊明的诗集中,是一组神话色彩非常强烈的诗篇,性质上接近于前人之游仙诗,但与传统游仙一体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其创作的原料,不是汉魏后大量出现的仙话而是中国最早的上古神话。神话与仙话的差异,正是渊明这组诗歌和一般游仙诗的差异所在。另外陶渊明在创作这组诗时,并没有采用游仙诗作者常用
-
全文:《读山海经》十三首在陶渊明的诗集中,是一组神话色彩非常强烈的诗篇,性质上接近于前人之游仙诗,但与传统游仙一体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其创作的原料,不是汉魏后大量出现的仙话而是中国最早的上古神话。神话与仙话的差异,正是渊明这组诗歌和一般游仙诗的差异所在。另外陶渊明在创作这组诗时,并没有采用游仙诗作者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