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图书馆陶渊明特色库!
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诗文作品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
作者: 莫砺锋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瓶无贮粟”解
作者: 范子烨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物质保障  解注文  生活  陶潜  魏晋墓  基本的  陶渊明  陈述  敦煌  粮食 
描述:《陶渊明集》卷5《归去来兮辞》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这是诗人对自己出仕原因的陈述。"瓶无储粟"表明诗人的生活非常困苦,连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都没有。有趣的是,后代佛书常常以此作为清贫生活之代
全文:《陶渊明集》卷5《归去来兮辞》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这是诗人对自己出仕原因的陈述。"瓶无储粟"表明诗人的生活非常困苦,连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都没有。有趣的是,后代佛书常常以此作为清贫生活之代
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
作者: 莫砺锋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接受史  《陶征士诔并序》  陶渊明  颜延之 
描述:被萧统选进《文选》的颜延之《陶征士诔并》是有关陶渊明的最早文献,也是与陶渊明生前相识者叙述陶氏生平的唯一存世文献。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挚友,他对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有深刻的理解,此诔情文并茂
全文:被萧统选进《文选》的颜延之《陶征士诔并》是有关陶渊明的最早文献,也是与陶渊明生前相识者叙述陶氏生平的唯一存世文献。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挚友,他对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有深刻的理解,此诔情文并茂
自传:由史学而至文学的第一篇: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作者: 于海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求甚解  白居易  司马迁  叙述模式  史传文学  自传  典型事例  陶渊明  传记作品  史学 
描述:刘知几在《史通.传》中说:"作者自序,其流出于中古乎?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族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
全文:刘知几在《史通.传》中说:"作者自序,其流出于中古乎?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族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
苏轼之“发明”与陶渊明的经典化
作者: 边利丰  来源:“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阈与中国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文学经典是文学研究当中一个极富争议的核心问题:文学史本身就是各种文学经典的呈现史、排列史,文学理论的建构也总是围绕文学经典展开的。从现实层面来看,文学经典往往又表征着一个时期国家、民族的思想秩序和文化秩序,因而对文学经典发言权、阐释权的争夺总会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学本身的个性化、
全文:文学经典是文学研究当中一个极富争议的核心问题:文学史本身就是各种文学经典的呈现史、排列史,文学理论的建构也总是围绕文学经典展开的。从现实层面来看,文学经典往往又表征着一个时期国家、民族的思想秩序和文化秩序,因而对文学经典发言权、阐释权的争夺总会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学本身的个性化、
《谈艺录》“陶渊明诗显晦”条申说
作者: 孙桂平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谈艺录》  刘勰  《〈陶渊明〉集序》  《文心雕龙》  萧统  《诗品》  钟嵘 
描述:《文心雕龙》若成于齐末,刘勰可能没有机会全面了解陶渊明诗文,故未予品题;若成于梁初,则由于陶渊明诗文缺少文采,其人思想情感较为异端,故刘勰未予品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设若没有萧纲的推荐,钟嵘不一定会看重陶诗而列为中品。《〈陶渊明〉集》对于陶渊明诗文的评论,大致应是萧统与部分东宫学士在"讨论篇籍"
全文:会看重陶诗而列为中品。《〈陶渊明〉集》对于陶渊明诗文的评论,大致应是萧统与部分东宫学士在"讨论篇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识。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作者: 刘康林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天我上了两节作文课,题目是 xx,我想对你说。要求是要学过的名人,同学们都说很难写,不会写,或者说写不到800个字。然后我想我也很久没有动笔写过什么东西了。昨天在另外一班上的时候,学生就说:“老师你先写一篇给我们看看。”昨天没写,今天我觉得很有必要自己也写一篇。 温一壶美酒,闲坐于庭前,细细
全文::今天我上了两节作文课,题目是 xx,我想对你说。要求是要学过的名人,同学们都说很难写,不会写,或者说写不到800个字。然后我想我也很久没有动笔写过什么东西了。昨天在另外一班上的时候,学生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官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叶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商隐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里,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避、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里,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避、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变造程序的退处记忆,去评估当下的仕宦经验。在标示撰於归田期间的作品里,则递换为立足於「後仕宦」的视野而记叙归田、回忆宦游,以经过负面化变造程序的宦游记忆,去检定现有的退处经验。至於在非出非处的间歇中所撰者,「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则摺叠共存,且有所调停及消解。考诸历来陶渊明研究,「记忆如何被书写」是一个未获充份厘析的问题。然而,藉由揭示作者化合了原始生动的经验、记忆,以及状似原始生动的「经验」口吻和「记忆」语态,从而形成的「记忆书写」我们将得以察见陶渊明如何一再辩解、修饰、平衡其「三出四处」的游移和不一致,声明个人向百代隐逸谱系归位的趋同性,并引导史家与读者肯认其归田意志;其次,亦将得以至显其较少被後世精读的宦游诗和最为人称颂的田园诗之间,实存在着意蕴上的重合与理路上的链接;最後,则得以修正传统史家及评论者视陶渊明毫无出处矛盾的「经典化」认知。
「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递换-陶渊明宦游主题中出处记忆的造现
作者: 葉常泓  来源:中央大学人文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处  前隐逸  记忆  陶渊明  宦游  後仕宦 
描述: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裡,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游、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
全文:陶渊明(365?-427)於壮年十余载间尝经「三出四处」之跌宕,而其以宦游为主题或明确涉及宦游的诗赋,今存十一。此诸作品,再现了陶渊明透过若干诡谲多层的修饰技巧、传播策略及意义建构,而重新编辑、变造的出处记忆。在标示撰於宦游途中的作品裡,陶渊明立足於「前隐逸」的视野而描述宦游、追念归田,以经过正面化变造程序的退处记忆,去评估当下的仕宦经验。在标示撰於归田期间的作品裡,则递换为立足於「後仕宦」的视野而记叙归田、回忆宦游,以经过负面化变造程序的宦游记忆,去检定现有的退处经验。至於在非出非处的间歇中所撰者,「前隐逸」与「後仕宦」的视野则摺叠共存,且有所调停及消解。考诸歷來陶渊明研究,「记忆如何被书写」是一个未获充份厘析的问题。然而,藉由揭示作者化合了原始生动的经验、记忆,以及狀似原始生动的「经验」口吻和「记忆」语态,从而形成的「记忆书写」,我们将得以察見陶渊明如何一再辩解、修饰、平衡其「三出四处」的游移和不一致,声明个人向百代隐逸谱系归位的趋同性,并引导史家与讀者肯认其归田意志;其次,亦将得以呈显其较少被後世精讀的宦游诗和最为人称颂的田园诗之间,实存在着意蕴上的重合与理路上的链接;最後,则得以修正传统史家及评論者视陶渊明毫无出处矛盾的「经典化」认知。
南北朝陶渊明接受史研究
作者: 李娜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接受史  陶渊明  接受美学  南北朝 
描述:陶渊明接受研究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镇。纵观陶渊明接受史研究,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接受特点,历史上曾出现唐—宋—清三个高潮,80年代后,接受理论的传播和运用,给陶学研究带来新的契机,陶诗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不断地被发掘和评定。然而,作为陶渊明接受开端的南北朝时期,受到的关注
全文:的基础上,主要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接受情况做进一步的考察。第一章,主要对刘宋时期的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和鲍照《学陶彭泽体诗——奉和王义兴》进行研究,分析各自接受的特点及原因,并整合归纳出刘宋
Rss订阅